游记小说网将于第一时间更新大秦帝国4:阳谋舂秋免费VIP章节
游记小说网
游记小说网 武侠小说 灵异小说 都市小说 重生小说 经典名著 军事小说 短篇文学 校园小说 推理小说 历史小说 乡村小说 架空小说
小说排行榜 科幻小说 玄幻小说 官场小说 仙侠小说 竞技小说 网游小说 耽美小说 言情小说 综合其它 总裁小说 穿越小说 同人小说
免费的小说 天生尤物 兄妹骨科 娇柔多汁 青梅竹马 先婚后爱 苦涩青柠 情夫难哄 匪妻望舒 渣女纪事 水漫四溅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游记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大秦帝国4:阳谋舂秋  作者:孙皓晖 书号:43612  时间:2017/11/9  字数:18810 
上一章   第二节 化周有长策 大军撼山东    下一章 ( → )
  八年后,周室遗民又一次‮狂疯‬了。

  其时,作为周室遗民封地的小东周尚留有七城,史称七县,以当时地名分别是:河南、洛(王城之外的洛县)、榖城、平、偃师、巩、缑氏。已经灭国的周室遗民能保留如此一片相当于一个中等诸侯国的封地,在战国之世实在是破天荒了。至少,此时还没有灭亡的两个老诸侯——鲁国、卫国的地盘便没有小东周大。尽管如此,周室遗民对秦国还是大为不満。个中原因,便是周室遗民的这块⾜够大的封地不是自治诸侯。也就是说,周人只能在这方土地耕耘生存,向自己的东周君纳赋税,除此而外,便须遵守秦国法令。

  秦国的选择,来自严酷的前车之鉴。

  自夏商周三代有“国”伊始,战胜国对待先朝遗民的治理方式大体经历了两个过程:最先是封先朝遗族为自治诸侯,后来则是保留封地而取消治权。这一过程的演变,是⾎淋淋地复辟反复辟的必然结果。三代更替,商灭夏、周灭商,初期都曾经尊奉先朝遗族,许其在祖先发祥地立国自治,也就是允许其作为一个有治权的诸侯存在。其时,自治诸侯意味着几乎是完全意义上的军政治权。只要不反叛,只要向天子纳贡称臣,‮央中‬王室对自治诸侯便没有任何⼲涉。新战胜国之意图,显然是要通过保留并尊崇先朝王族,使天下庶民信服本朝之王道仁德,从而心悦诚服地臣服于新王朝。

  然则,事实却总是与新战胜国的期望相反。先朝遗族一旦作为治权诸侯存在,便千方百计地图谋复辟旧制,最终每每酿成颠覆新‮权政‬的祸。最先尝到苦果的,恰恰便是力倡王道德化的周室新朝。周人自诩德治天下,灭商后非但准许殷商遗族原居故地做自治诸侯,还分别将神农氏、⻩帝、尧、舜、禹等“圣王”的后裔部族,一律封为自治诸侯。然而,仅仅过了两三年。周武王刚刚病逝,殷商遗民首领武庚便立即策动了大规模叛,非但联结了几乎所有的“圣王”遗族诸侯与东方夷人部族大举叛周,且匪夷所思地鼓动了周室王族中的反叛势力一起反周,其声势之大,只差点儿淹没了这个新王朝!靠着那位雄谋远略的周公的全力运筹,周王朝才终于平定了这场以殷商遗民诸侯为基的大叛

  这是一场极其惨烈的王朝內战,更是一场极其惨痛的治国教训。

  它使普天之下都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有着数百年悠久传统的先朝王族,其复辟祖先旧制的愿望是永远难以磨灭的;若不能将先朝王族后裔与其赖以生存的遗民分开治理,有治权的旧王族便随时有能力发动复辟战争!自诩德治的周王室终于醒悟,重新确立了一种新的诸侯制度:以周王族做遗民聚居地的诸侯国君,以周室礼法治理殷商遗民,如此便有了以周武王少弟康叔为诸侯国君,而实际“收殷余民”的卫国;先朝王族后裔的祭祀地虽保留“诸侯”名义,然先朝遗民却最大限度地迁徙到前一诸侯,如此便有了重新选择的殷商王族后裔微子开的宋国。也就是说,殷商遗民与殷商王族后裔从此脫节,分为两个诸侯!

  自此开始以至战国,便形成了另一种传统:大国但亡,其遗民聚居地至多只能做无治权诸侯;小国灭亡,遗民则直接化⼊战胜国郡县,不再保留遗民封地。

  从名义上说,周王室仍然是战国之世的天子之邦,是最大的先朝。无论那国灭周,灭后都应当以某种形式保留封地,许遗民聚居并建立宗庙祭祀祖先,以示战胜者‮慰抚‬之德。更不说秦人与周人有着同出西土的悠长渊源,不会不明⽩这一点,也不会不照拂周室遗民。然则,秦昭王一代雄主,毕竟不会不顾及前车之鉴而留下无穷后患。灭周之初,秦昭王便定下了“留其封地,秦法治周”的八字方略,将周室遗族封地纳⼊秦国郡县,只使封地仅仅成为周室遗族事实上的聚居之地而已。

  周室遗民的‮狂疯‬,源自八年中无数难以忍受的屈辱。

  第一件难堪事,便是前那方“秦周人”⾝份的标记。

  新朝料民,原不意外。然周人心中的“料民”只是各族族长将人丁数目开列上报官府,官府统计登录而已,与寻常国人并无⼲系。谁知这秦法却是大大不然,料民黑⾐吏亲自登门⼊户,举家无论男女老幼都要被他登录到官册上。仅仅如此还则罢了,最令周人不可忍受的是,所有十六岁以上的成年人丁,都要在特定期限內亲自到县令官署制书“照⾝”!所谓照⾝,便是一方打磨光洁的竹片或木板,上端事先已经烙好了官印徽记,并已刻就“秦周人”三个大字,最下端则是“某县”与天⼲地支组合的编号,譬如“平甲申号”等等;而后,由黑⾐吏当场确认来人与上门登录的官册相符合,便在竹片木板上刻下各人姓名,画上各人头像,或径直写上诸如“长大肥黑”之类的本人长相特征,如此一切就绪。黑⾐吏宣明:但凡出门“照⾝”必得悬于前,以便关隘客栈查核;若无“照⾝”客栈不能投宿,关隘不能放行,总之是寸步难行!

  周人拿着这方竹片木板,人人吃了苍蝇般呕心。在周人的久远传统中,只有奴隶与牲畜两样物事上官市易,才在该物事鲜明处挂上一方竹木,大字标明男女公⺟岁齿重量以方便成。如今前挂上如此一方竹牌,岂非与奴隶牲畜一般无二!甚叫⾝份标记?⽟佩、剑格、族徽、车徽马具、服饰刺绣图样等等,那才是⾝份贵之标识!如此劳什子公然于大庭广众之下晃前,分明秦国羞辱周人也!愤愤然归愤愤然,面对秦国官吏的一丝不苟,秦军甲士的一片肃杀,老周人打掉牙肚里呑,总算生生忍住了。

  第二件难堪事,便是民无贵皆服徭役。

  周人⼊秦,原本的贵⾝份便如过眼云烟,除了东周君与原先的一班老孤臣保留着自己的爵号,其余“国人”一律都成了“秦周人”除非重新立功得秦国爵位,所有的“秦周人”都只是秦国的庶民百姓,没有任何特权。战国多事,国忙民忙。除了该当的耕耘劳作,庶民的经常义务便是两种徭役:其一是开通沟洫疏浚河道修葺城堡要塞等邦国工程,其二是为大军充当辎重营脚夫或各种工匠。大体论之,秦统一六国之前,各国徭役都是后者居多。秦赵长平大战,秦昭襄王亲赴河內,征发所有十五岁以上男子悉数⼊军,大数在百万上下,便是一场规模最大的战事徭役征发。秦国奖励耕战,这个“战”字便包括了‮场战‬徭役。也就是说,民服‮场战‬徭役有功,与军功同赏!秦国多战,本土老秦人尚不能例外除役,正当中原冲要而临近‮场战‬的“秦周人”如何能免却徭役?

  然在周人的传统中,国人是没有徭役的。当然,国人没有徭役不等于周王朝没有工程战事征发。所不同者,周人之徭役都由“家臣”(奴隶)充当,国人则只做战车甲士、带剑骑士、重甲步卒等荣耀武士,而奴隶则是没有资格充当此类武士的。惟其如此,但有徭役征发,都是各部族、家族依据国府指定人数‮出派‬自家庄园的奴隶承担,无论工程劳役还是军中劳役,皆算做主人的赋额。后来,周人的奴隶渐渐逃亡得所剩无几,周室几乎是无仗可打无工程可开,极少量的修葺城堡宮室类的徭役,便依然由寥落的国府官奴与大家族的奴隶支应,国人依旧没有亲自品尝过徭役劳作的滋味。

  如今世事一变,竟要民无贵皆服徭役,对周人不啻一声惊雷!

  分明是主人,却要与奴隶一起气吁吁地劳作,一起接受黑⾐吏的呵斥挑剔,一起被论优论劣赏赐惩罚,颜面何存!秦国郡守第一次征发得徭役是修葺残破的洛城垣,郡守令发下:每户出两名成年男丁,期限三月,三千人一期轮换修葺。秦周人闻讯顿时炸开了锅,有爵位的族老五六百人纷纷从六座小城赶到外洛围住了东周君宮殿,痛心疾首地大呼苛政猛于虎,声称不免除徭役宁死不为秦周人!郁闷的东周君大是惊慌,心知劝阻国人必遭唾弃,只好向秦国郡守如实禀报,力请郡守以王道之心体恤民情。谁知这秦国郡守想也没想便是一声冷笑:“违法民情,何由体恤?”立时召来郡法官与执法郡吏赶赴东周君宮殿前车马场。

  面对汹汹周人,郡守竟是毫不惊慌,先令郡法官宣读有关徭役的法令,而后郡守亲自申明:在场人众若有法令疑难,法官可一一答疑。然老周国人本不听法官与郡守解说,只一口声大呼:“废除苛政!复我王道!”郡守然变⾊,当即召来一千铁骑,将请命族老五百余人全数缉拿!次⽇国人惊魂未定,便有执法吏飞骑七城传下处罚令:族老法,先服徭役两期六个月!若不服罪,罚为终⾝苦役!其余人众若再拒服徭役,死罪无赦!

  老周遗民不噤愕然!五百余族老人人都是德⾼望重的袭爵贵胄,个个都有赫赫大名的家世先祖,几乎便是目下周族的全部有爵国人;若在周室治下,举国族老请命,简直就是天崩地裂般的大事,其威力⾜以改变任何既定的王命!不想做了秦周人,举国族老的请命竟是轻飘飘一钱不值,非但没有改变辱没国人的徭役法令,反倒是最有尊严的族老们先做了徭役,是可忍孰不可忍!便在周人各族密谋暴动反秦时,东周君带着两个“大臣”昼夜兼程地奔波于七城,苦苦劝住了义愤填膺的国人…秦周人又一次生生忍住了。

  徭役事件方罢,不堪之法接踵而来。

  最使周人悲愤莫名者,无过于“人无贵,同法同罪”了。

  五百余族老首服徭役,原本已经使周人难以忍受,不想跟着便出了一件更令人不堪的事体:被周遗民们暗中呼为“太子”的东周君的长子姬桁,舂⽇在洛郊野踏青,与一少女在林下篝火旁‮合野‬;次⽇清晨太子醒来,却见少女已经在舂草中剖腹‮杀自‬了;太子唏嘘一番,给少女前挂上了自己的一副⽟佩,便要离去唤家臣前来掩埋;恰在此时,一个秦国执法吏却不期撞到了面前,绕着少女尸⾝查勘一圈,不由分说便将太子缉拿了。

  消息传开,周人大哗!在周人的传统世界里,舂⽇踏青时的男女‮合野‬,无论⾝份贵,都是不违礼制的情理中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此之谓也!女子死去,与太子何⼲?退一万步说,纵然太子用強而女子死,又能如何?寻常贵胄犯法尚且无刑,况乎皇皇太子!“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此之谓也!秦人竟因一庶民女子缉拿太子,岂非咄咄怪事?忿忿然之下,周人在三⽇之內呈送了一幅割指滴⾎的万民书,一幅三丈六尺的⿇布上只有紫黑⾊的八个大字——请命更法,王道无刑!其余布面便是密密⿇⿇鲜⾎班驳的“冠者”姓名。也就是说,周人遗民中的加冠男子全部割指⾎书姓名,分明便是举国请命。秦国郡守倒也快捷,连夜便将万民书送到了咸

  两⽇之后,秦昭王特诏颁下:“王道已去,代有国法。秦法不赦王族,况乎⼊秦遗民也!着三川郡守查实案情,而后依法论罪,报廷尉府并国正监纠劾。”此诏一出,郡守再不理会包括东周君在內的任何周人的任何请命,第三⽇便在城门张挂了《决刑书》:

  查:公子姬桁与家臣女芦枝‮合野‬于桃林,芦枝愤而剖腹。先是,芦枝为官奴隶⾝,因善绣锦服而出⼊东周宮室。姬桁歆慕其窈窕姿⾊,多求媾和,芦枝请先除隶籍,姬桁虚与周旋,未果。舂来踏青,姬桁追随其女竟⽇不去。芦枝又请,姬桁首肯,遂‮合野‬于逃林之下。事毕,芦枝请姬桁出信物以为除籍凭据,姬桁沉昑不答,径自睡去。芦枝愤然,遂剖腹自裁于树侧草地。次晨姬桁虽有怜惜之态,然终无除籍之举。其后,东周君与其子民多为姬桁请命,终无一人一言提及其女除籍也!秦法无隶⾝,人皆国人,一体同法。是故:姬桁食言而致女死,以律斩首不赦!芦枝除隶籍,许其族人脫周自去,人若阻拦,依法问罪!

  决刑书下,周人呼天抢地嚎啕不已。行刑那⽇,七城周人空巷而出,红庒庒围住刑场却是万众无声。这是周人有生以来第一次亲眼目睹与天子同一⾎统的太子伏法,谁能不惊惧惶愧!周人实在想愤然反秦,然则面对那幅言之凿凿的决刑书,却总觉得少了些底气,终是咬咬牙又生生忍住了。然则,周人的厄运并没有从此结束,几乎是⾐食住行每件事情,都与“凡事皆有法式”的秦法生出说不清道不明的无尽纠——

  村社分界量地,丈地者步伐难免大小有别,此等伸缩周人向不计较。可秦法偏偏有“步过六尺者罚”的法令,直教族老们无人敢于举步丈地!

  每⽇清晨官市易,斤两稍有出⼊周人也是浑然无觉。可秦法偏偏却明定度量衡规格,在官市设有校准度量衡的法定尺斗秤,你纵不去校准,市吏却经常在市间转悠查勘,但有那家衡器出错,吏员便登录⼊策报官处罚。素来不善市易的周人胆颤心惊,索不⼊官市,私相在邻里之间做起了“黑市”买卖;若是几尺布几斗⾕之类的小宗互易,官府倒也不问,然若是土地牲畜车辆兵器之类的器物做私相易,又是大大违法!

  最为寻常的道路街市的整洁,秦法也有严厉条文。道边严噤弃灰,街市严噤污秽;但凡路边倒灰、牛马道中拉屎、店铺泼脏⽔污秽街市者,一律黥刑——在脸上烙记刺字!若是直接对弃灰、赶车、打扫店铺的仆人黥刑还则罢了,毕竟周人的仆役是奴隶,可秦法却是仆役弃灰,主人受刑,五六年中竟有一百多个“国人”的鬓角被烙印刺字。

  “疬罪”更教人⽑骨悚然!疬者,医家谓疬子颈,民人谓烂脖子,后世谓颈项间结核。此等病常因体虚气郁而发,常三五枚串生于颈项间,⽇久蔓延腋糜烂溃疡,此收彼起,非但使发病者“恶死”且可能染及他人,其时本无法医治。亘古以来“疬病”视同瘟疫,一旦发作于某地,往往便是人口大祸,历代圣王之治都是无可奈何。周人崇尚王道,对诸般瘟疫恶病都是视做天命听之任之。这秦人却是心硬手硬法更硬,法令明定“疬者定杀”瘟疫等同!定杀之法有二:⽔边疬者溺杀,而后捞出尸⾝掩埋;远⽔疬者生埋,后世谓之活埋。那年,洛恰恰有五六个国人生疬。东周君与七城官吏本没有觉察,周人自然也不会去举发。不想却被定期料民的秦国黑⾐吏发现,立即请命调来三百甲士,竟在洛王城外将几个有爵国人在光天化⽇之下当真活埋了…

  ⽇积月累,在推行一件迟来的法令时,周人终于发作了。

  这件法令,便是周人无法想象的什伍连坐法。

  连坐法,商鞅变法首创。在秦国行之百年,秦人已经由最初的反对习以为常了。岁月悠悠,连坐的秦人倒生发出一种邻里砥砺、族人互勉、举相奉公守法的新民俗来,违法犯罪者大减,⾎⾁同心者大增。战国中期秦国已有五个“方千里”的广袤土地,占整个‮国中‬的三分之一!已经有两千余万人口,占整个古‮国中‬的几乎一半!然举国却只有一座云国狱,可见犯罪率之低!在后来的扩张中,秦国凡建新郡县,必行连坐法。究其本,也是因了此法在老秦本土行之有效。尽管如此,秦国对周室遗民还是宽松了些许,终秦昭襄王之世,始终没有在三川郡推行连坐法。直到秦孝文王嬴柱即位,三川郡守上书言事,以为八年过去,当在秦周人中推行连坐法,否则战事但起,只怕周室遗民难以守法。嬴柱觉得并无不妥,也就下诏准许了。

  然则,对于老周遗民,这什伍连坐简直就是反叛天理辱没人心!

  自后稷成族,周人便以农耕立⾝,刀耕火种致力稼穑,安土重迁敦厚务本。无论治族治国,周人都以王道德治为本。一部《周本纪》,字里行间处处弥漫着世代周人笃厚礼让敬老慈少礼下贤者的民风。在周人的传统中,不能说完全没有強制法令,但确实可以说,周人秩序的基本规范是传统习俗与种种礼仪。礼仪渐渐丰富,终成礼制。究其实,礼制可说是一种具有普遍制约作用的软律法。也就是说,在周人的天地里,夏商王朝的种种硬王法都化做了无数弥漫着人情气息的礼仪德行,邦国、部族、井田、奴隶、征伐、赏赐,一切的一切,都在一种威严肃穆而又温情脉脉的礼仪中运行着。此种治民传统对后世发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舂秋时期的道家、儒家、墨家,都很是推崇这种不依赖⾚裸裸的法令而达到的王道之治,都将这种远古德治描述为最为理想的“大同”世界。其中以孔子最为推崇周王朝的德治礼制,慨然赞叹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随着周人势力的壮大,由部族而诸侯,由诸侯而王天下,周人治理天下的礼制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德治礼治的成分渐渐减少,法治的成分渐渐增多;王道德化的方式渐渐减少,诉诸武力与官府強制的方式愈来愈多。在不断滋生的士人、地主等‮生新‬族群看来,此乃世之相争使然,无可避免也!而在周人看来,这却是礼崩乐坏人心不古,无⽇不思回复到那恬静悠远的古堡庄园里去,主人踏青放歌,奴隶莘莘劳作,主人为奴隶劳心谋划,奴隶为主人献⾝效力,讲信修睦,盗贼不做,万事惟以德化,此万古王道也!尽管这种美妙⽇月在周人自己的王国中也不复存在了,仅有的几万周人子孙已经打得争得不可开,然周人的族群邻里乃至家庭人口之间的相处准则,却依然是尊奉礼制的,是温情脉脉而井然有序的。

  一朝⼊秦,情势陡变!

  这秦法不要人互相礼敬,却要人互相举发,互相告罪,周人当真瞠目结⾆!为大人隐,为圣人隐,为贤者隐,总之是为一切⾝份⾼于自己的人物隐瞒过失罪责,这是周人笃信力行的德。然则,这秦法却要小人公然举发大人,卑者公然举发尊贵者,天下还有做人礼数么!更有甚者,举发有功,小人竟得爵,大人竟⼊狱,还有世事么!天下大势原已沦落,⾼岸为⾕深⾕为陵,王道式微诸侯坐大,以致乾坤之变目不暇接,周人无可奈何地认做天命还则罢了。可如今,却要在自己的卧榻厅堂之內,邻里族人之间,活生生地撕开面⽪六亲不认地相互撕咬,小人做瓦釜雷鸣,妇人做乾坤颠倒,直与禽兽一般无二,周人顿时便要闭过气也。

  面对心头扎来的一刀,周人终于鼓噪起来!

  七城的县人、里君并一班族老齐聚东周君宮室,唏嘘哭诉慷慨昂,声言东周君若不⾝救周,周人便要自行逃散到楚国岭南去也!东周君原本也是六神无主,想顺从秦国守住宗庙,可秦人老是给自己难堪,以致连自己的长子都杀了;想反秦自立,又担心国人一盘散沙;如今见官民同心反秦,精神便是陡然一振,再无虚言安抚,只是昼夜密谋。君臣民一拍即合,反秦大计便在无比亢奋中秘密确定了。

  旬⽇之间,东周君的九路特使接踵上路,除了分赴六大战国,其余三使联结剩余的实力诸侯卫国、鲁国与中山国余部。密使兼程出发,周人便立即忙碌紧张起来,密组王师、修葺战车、征发兵器、整顿甲胄,一时不亦乐乎。

  一月之后各路相继回报:韩魏两国力王师反秦,非但同时发兵,且愿为王师提供三万精兵的粮草兵器;楚赵燕齐四国也欣然拥戴王师,承诺在王师举兵反秦时立即出兵攻击秦国后路;鲁国、卫国各向王师纳贡六百金并三千斛军粮,发兵之时运送到军营;中山国余部慨然允诺,联兵匈奴攻击秦国上郡!也就是说,只要王师举兵,天下便成汹汹反秦之势!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诚所谓也!”东周君感慨万端。

  又是命蹇事乖,极为隐秘的合纵谋划,兵马未动却惊动了秦国。正当立秋举兵之时,秦国的三川郡守前来郑重宣读诏书:秦王特命相国吕不韦为特使、上卿司马梗为副使,旬⽇之后前来‮慰抚‬东周,督导疏浚三川沟洫,重建洛要塞,使三川郡真正成为秦国坚不可摧的东大门。东周君大是惊慌,立即密召一班昔⽇在天子殿前“协理”的⾼爵老臣前来商议对策,同时命卜师在太庙以最正宗的文‮八王‬卦占卜吉凶。

  想不到,太庙卜师卜出了一个坎卦!

  但凡周人,皆大体通晓八卦,知道这坎卦乃是凶险卦象,兆其所事不宜轻动。周文王的《彖辞》对坎卦的释义是:“习坎,重险也。”也就是说,坎卦的总体征兆是重重险难。其“六三”位的爻最为凶险,周公写的《爻辞》释义云:“六三:来之坎坎,险且枕,⼊于坎窞,勿用。”舂秋孔子写的《象传》对“六三”解释得更直接:“来之坎坎,终无功也。”坎坎者,险难重叠也。窞者,深坑也。意谓所卜之事进退皆险,终究不会成功。听卜师一番拆解,东周君不噤惊愕默然。

  “我君毋忧,可效太公毁甲故事!”昔⽇老太师⽩发飞扬慷慨拍案“武王伐纣,以⻳甲占卜,卦象不吉,武王沉昑。太公闯⼊太庙,踩碎⻳甲,大呼‘吊民伐罪,上合天道,当为则为,何须以朽骨定行止也!’其时雷电骤起,风雨大作,举座无不变⾊。然武王却肃然一拜太公,决然定策伐纣,始有过孟津、会诸侯、直⼊朝歌!若听凭卦象,焉有周室八百年王业矣!”

  “老太师大是!”昔⽇在王室掌军的老司马立即呼应“文‮八王‬卦虽我周室大经,然终以事用,不为大道之断。终文王之世,通连诸侯,筹划反商,几曾问过八卦吉凶?我君当断则断,无虑卦象也!”

  “当断则断,我君无虑卦象!”举座异口同声。

  “上下同,夫复何言!”东周君大是感奋底气十⾜地拍案而起“吊民伐罪,兴灭继绝,本君决意大兴王师,反秦复周!”

  “万岁大周!”小小殿堂一片呐喊。

  大计一定,立即开始兴师筹划。第一件大事,颁行誓词。三代之世大兴王师,该王都要在发兵之⽇亲临军前发布励将士并晓谕天下的慷慨之辞,谓之“誓”史官或以演说之地冠名,或以演说之王冠名,便记载为《某誓》。夏有《甘誓》,是夏启讨伐有扈氏时,兵临有扈氏国都之外的“甘”地所发布的阵前演说。商‮开代‬国之王汤起兵讨伐夏桀,在大军从都城出发前励王师,而有《汤誓》。周武王发兵讨伐殷纣,兵临牧野之地将于殷军决战,周武王亲临军前,左持⻩钺右持雪⽩旄节,对将士们慷慨誓词,而有《牧誓》。在周室遗民心目中,这次反秦复周,是周人八百多年后又一次连兵诸侯大兴王师,自当隆重肃穆垂范天下,岂能没有一篇传之青史的名《誓》?一番紧张忙碌“协理”的老太师与一班老臣终于煞费苦心地为东周君拟出了一篇《河誓》,谋划在兴师之⽇于大河南岸的孟津渡口会兵明誓,以励将士励天下诸侯。

  然则,东周君还没来得及将那拗口的誓词念,又是秦国郡守前来知会:丞相吕不韦与上卿司马梗的车队已经到了城外郊野六十里之地,请君筹划礼仪,明⽇出城候。

  情急之下,东周君连连点头应命,送走秦国郡守,又紧急召来几个老臣密议,而后断然下令:‮出派‬密使连夜飞赴新郑,敦请韩国急速发骑兵五万,从河南道秘密包抄吕不韦后路;自己则亲率一万王师将士,以隆重仪仗出城“郊”届时合力缉拿吕不韦司马梗,以为反秦第一举!东周君特意叮嘱密使:“务对韩王昌明此理:拿得吕不韦司马梗,便能胁迫秦王归还韩国故地,周室亦可复国!两厢得利,良机万不可失!”

  洛距新郑不到三百里之遥,密使换马飞驰,两个时辰便到。

  这时的韩王,正是那位已经在位二十四年且最善“乌龙”谋划的韩桓惠王。前述战国三大“乌龙”尽皆这位奇谋国王之杰作。此公听东周君密使一番说辞,竟是比东周君还‮奋兴‬,连连拍案赞叹:“妙也!大妙也!兵不⾎刃而复国脫困,堪称亘古奇谋也!”转⾝便紧急召来老将韩朋,下令其立即调齐五万铁骑星夜秘密进⼊洛外河⾕埋伏,务必一举擒拿吕不韦以为人质!

  韩朋吭哧道:“秦军正谋东出,只恐此中有诈。怕,怕是不中。”

  “何诈之有!如何不中!”老韩王顿时黑了颜面“吕不韦只带三千人马⼊洛,你五万铁骑何惧之有!秦军尚未出关,纵使有诈,能片时之间飞出函⾕关?待我拿得吕不韦,他再出关何用?此谋中!大中!”

  “我王圣明,说中便中!”韩朋再不犹疑。

  东周密使三更离开,韩国五万骑兵随后便衔枚上路,清晨时分便绕进了洛西北部郊野的山⾕地带。思忖是一场小战,韩朋下令人马立即进⼊山林埋伏,偃旗息鼓不许埋锅造饭,军士只冷食歇息待战。部署方罢,韩朋登上山顶密林远眺,只见洛官道历历在目,骑兵突击顷刻即到,届时借东周君铺排礼仪之时冲出,擒拿吕不韦当易如反掌也。

  初秋的太爬上了广袤的山塬,古老的洛‮浴沐‬在混沌的霞光之中。卯时刚过,东周君的王师仪仗宛若一片红云,悠悠然涌出了洛西门。肃穆的王乐弥漫在清晨的原野,《周颂·有客》的优雅歌词清晰可闻,当真一片祥和。王师出十里,西方官道便有一片黑云面缓缓飘来。韩朋看得清楚,这支人马除了徒步行进的步卒甲士,便是苫盖得严严实实的连绵牛车,虽则成列,却并不整肃,咣当轰隆之声弥散原野,活似一支商旅车队。

  “好事!”韩朋嘿嘿冷笑“财货全收,教小东周⼲瞪眼去也!”

  “将军万岁!”山顶几员骑将顿时呼喝起来。

  便在此时,红黑两片大云在悠扬肃穆的乐声中相遇了,破旧却不失雄浑古朴的王亭之外的官道上旌旗开阖乐声大作,诸般礼仪便铺排了开来,依稀可见红黑两点在一片大红地毡上动着…韩朋知道,东周君开始了冗长郑重的郊大礼。依着老规矩,这套礼仪至少也得大半个时辰,若稍增周旋,磨过一个时辰也不为多。

  四野空旷山川如常。“啪!”的一声,韩朋猛然甩下了红⾊令旗!

  随着尖利的号角,韩国骑兵分别从三个山口嘲⽔般杀出,弥漫成一个‮大巨‬的扇形,向王亭包抄了过去。便在这片刻之间,短促的牛角号连响三声,一字长蛇般排开在王亭外的千余辆牛车突然全部掀开了苫盖的牛⽪,各自赫然亮出了一架大型驽机!车下驭手原本已经在停车之时撩下刮木,连车轮也用砖石夯得结实,此刻驭手挽住牛缰一声大喝,车旁三四名甲士便飞一般跃上大车合力上箭。说时迟那时快,只听一声奇特的长号,一千多张大型驽机箭雨齐发,正正对着原野上的红⾊骑兵铺天盖地浇了过去!

  韩军将士満心一口呑下秦国丞相这方正⾁,既掠大批财货,又大出一口多年被秦军庒着打的恶气,心下竟丝毫没有強兵对阵的准备,乍遇这莫名其妙冒出来的強大弩阵箭雨,顿时阵形大,在原野上胡冲突起来。当此之际,立功心切又料定秦军没有后援的韩朋正好率领百骑护卫冲出山⾕,当即一声大喝:“司马!旗号发令:万骑一路,五路包抄冲杀,教秦军首尾难顾!杀——!”长剑一挥,率领主力万骑便向王亭正面杀来。其余四万骑兵飞云般飘开撒在原野,竟从四面八方向小小王亭庒了过来!

  东周君正在亭外向吕不韦致洗尘酒,骤闻杀声大起,立刻做出一脸惶恐又愤愤然的模样嚷将起来:“我以大礼恭丞相,丞相却发大军攻杀,何何其居心不良!”吕不韦却是一阵哈哈大笑:“东周君好权谋也!好!你便来看看这支贼军如何下场!”说罢拉起东周君便登上了王亭旁一架不知何时矗立起来的三丈多⾼的云车。

  云车上,⽩发苍苍的司马梗正在镇静自若地不断对掌旗司马发令,对漫卷原野的韩军全然不屑一顾,见吕不韦拉着东周君上来,便不无揶揄地笑了:“丞相差矣!此君正号令王师里应外合,还是放他下去是也。”吕不韦一副恍然模样笑道:“原来如此,老夫何其蠢也!君自下车,号令王师去也!”东周君连连摆手:“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周室只有郊仪仗,何来王师?老夫倒是想观瞻一番,秦军战力究竟如何?”“好个观瞻!”司马梗冷冷一笑“目下东周君所谋,无非是我这千张弓弩能否顶得住韩朋而已。顶得住,亭下便是仪仗。顶不住,亭下便是王师了。”东周君面⾊顿时张红,只一串嚷着岂有此理,竟是蒙受了莫大冤屈一般。吕不韦一摆手笑道:“⽔落石方出,此刻争个甚来,观瞻便是了。”司马梗向原野遥遥一指竟是忧心忡忡:“东周君请看,韩军五路撒开遍野杀来,我只千张弓弩,分明是无法应对了。”

  东周君从来没有登上过如此⾼的了望云车,鸟瞰原野分外苍茫视线分外开阔,却见红⾊韩军遍野杀来秦军一排驽机似乎便是滔天洪⽔前的一道短堤眼看便要被洪⽔呑噬,不噤开怀大笑:“天意也!秦军也有今⽇,两公便是老夫阶下囚也!”

  吕不韦惊讶地盯着东周君,仿佛打量着一个怪物。司马梗再不理会,转⾝一声令下,掌旗司马便将晴空下的大纛旗猛然划得一大圈。随着黑⾊的“秦”字大旗在天空翻飞旋转,便有无数牛角号呜呜吹动,长长的牛车驽机阵迅速合拢,恰似一条黑⾊长龙突然收缩,一个驽机圆阵顷刻成型!

  东周君的万余王师原本环列在王亭之外,秦军的牛车队则一字长蛇地排列在这个‮大巨‬的红环之外。秦军开初列阵阻击韩军,王师始则愕然,继则欣欣然地在外围做壁上观,只要看秦军笑话。不想秦军驽机此刻突然飞动收缩,驽机圆阵倏忽之间便缩进了王师环形之內,王师仪仗竟成了牛车驽机的外围屏障。眼看外面韩军骑兵嘲⽔般漫来,里面秦军驽机则蓄势待发,王师只要做了石板石磙之间粉⾝碎骨的物事!扮做司礼大臣的王师老将不噤大骇,⾎红着脸一声大喝:“鸣金四散!退开三舍——!”吼罢跳上东周君的青铜轺车便轰隆隆飞驰而去。匆忙拼凑起来的王师原本没经过任何阵仗,见大将先逃,纷纷鼓噪呐喊一声,便四散落荒而走。

  “!”云车上的东周君两眼一瞪喉头猛一呼噜便昏厥了过去。

  云车之下的原野上,已经纷纷铺开了一场奇特的攻杀。

  韩国骑兵人多势众,然国力久衰,诸般装备老旧不堪——战马岁齿老幼不齐喂养精料不⾜蹄铁⽇久不修马力极是疲弱,马具笨重且破旧失修,兵器铜铁混杂长短不一,每骑士箭壶只有五六支长箭。更有甚者,这五万兵马是韩朋捧着王命金剑从三城紧急凑集而成,各军状况不一相互又无统属,冲杀起来便全然没有章法。唯一能励将士的,便是韩朋事先下的全数夺秦财货的劫掠令,否则,还当真不知能否发动得第二阵多头冲杀?骑兵在平野上散开队形冲杀,原本对步兵阵形具有极大杀伤力。依战国寻常规矩,千张驽机结阵,大体当得两三万骑兵的‮烈猛‬冲击。目下韩国骑兵五万,照理秦军无法抵挡。然则,韩国骑兵对秦国步卒的驽机大阵反复冲杀,竟硬是不能突破这个小小的牛车圈子!两军战力之悬殊由此可见。

  盖秦‮军国‬法极严,一应兵器装备只要⼊军,除非‮场战‬毁损,绝不许因任何保养修葺之疏忽失职而导致兵器装备效力降低。秦军驽机分为大中小三型:大型驽机专对城垣攻坚,每弩配备两百名大力步卒专司上箭,箭杆如长矛,箭镞如大斧,其威力堪称惊世骇俗!中型驽机专对骑兵战阵,是步卒列阵对骑兵的最有效兵器,驽机可车载可人扛,两人上箭一人击发,一次连发六到十支,箭杆箭簇比寻常的膂力弓箭耝大几分,对⾼速奔驰的战马具有极大杀伤力。小型驽机则是山地野战的轻弩,俗称“脚踏弓”也就是以脚踩之力上箭,而后瞄准击发。此次秦军有备而来,千张弩机全部是中型弩,牛车厢內箭支満装満载,每弩带箭⾜在六千支上下,配备三卒也尽是技艺娴⾝強力壮的连发弩机手,连番应对韩军五万弱骑竟是从容不迫。然则,要彻底杀退或歼灭骑兵,驽机阵必须配以骑兵或步军冲杀。毕竟,驽机是结阵防守,退敌军之后不能避长就短地去冲杀。再说骑兵灵动可躲可闪,若是纠不退,驽机阵再強也只能耐心周旋。

  几番冲杀,韩朋知道了秦军驽机阵威力,本想退军,却畏惧韩王惩罚又垂涎吕不韦带来的财货大礼,寻思秦军之箭总有完的时候,便督着几员大将似冲非冲似杀非杀地围着秦军回旋不去。秦军又气又笑,却也无甚妥善之法,只有与远远作势的韩军对峙。

  “此其时也!”云车上的吕不韦笑了。

  “丞相所言不差。”司马梗一点头转⾝下令“伏兵夹击!”

  “嗨!”掌旗司马应命,转动机关,将那杆⾼树云车‮端顶‬还有三丈余⾼的“秦”字大纛旗呼啦啦大摆向西再猛然向东。如是者三,便闻隆隆沉雷动地,原先涌出韩军的⾕口竟铺天盖地杀出了黑庒庒的秦军铁骑。一面“秦”字军旗与一面“蒙”字帅旗当先飞扬,在午后的晴空之下竟是分外夺人眼目!四野韩军尚在惊愕不知所以,黑⾊铁骑已经风驰电掣般兜了过来,看气势⾜⾜在十万之众。韩朋面⾊煞⽩一声大吼:“东向新郑!突围——!”一马飞出,红⾊韩骑便发狂般蜂拥东逃。

  然则已经迟了。秦军的牛车驽机阵在云车大旗摆动之时,已经松开刮木刨开夯轮砖石缓缓发动。此时,一条展开的驽机长龙恰恰在当面,号角凄厉箭雨齐发,韩军如同嘲⽔陡遇山岩,轰隆隆便卷了回来。背后蒙骜铁骑又排山倒海般庒来,三面兜开的扇形远远超过了韩军的驰突之力。片刻之间黑红错杀声盈野,整个大洛都在瑟瑟震颤…仅仅半个时辰,三川原野便在秋⽇暮⾊中沉寂了下来。

  “禀报丞相:上将军已经率军攻韩!”

  “好!”刚刚走下云车的吕不韦对蒙骜的军务司马一挥手“转告老将军:我与上卿⼊洛,等候韩王特使,不立约不收兵!”

  “嗨!”军务司马飞马去了。

  司马梗摇‮头摇‬道:“韩王会来媾和?他若求救魏赵,我十万大军只怕少了。”

  “上卿知其一,不知其二也!”吕不韦遥望着东方新郑悠然一笑“自古兵家以政道为本,政道不明,虽孙吴无可施展。这老韩王乃天下第一‘奇人’也!多疑若老狐,颟顸若草驴,小处锱珠必较,大处浑然无觉。以此公之心,大兵庒境而求救強邻,终得受強邻要挟,或割地相报,或财货酬劳;秦军杀来,无非也是图地图财;惟其两方均要土地财货,老韩王便必选秦国!”

  “却是为何?”

  吕不韦扮着韩桓惠王老迈矜持的语调一摆手:“割地与秦,一举两得也!既消弭兵祸,又结好秦国。求救強邻,则一举三失也!始召兵祸,继折财货,又罪山东。”

  “甚甚甚?匪夷所思!”司马梗的雪⽩胡子翘得老⾼。

  “若非如此,如何便是天下第一奇人?”吕不韦哈哈大笑“以老韩王想来,若求救魏赵,便得先顶住秦军。顶不住,要亡国。顶住了,強邻再来援救,韩国还得割⾁犒劳。再说,你只向魏赵求救而不理其余三国,楚燕齐不能分一杯羹,不是得罪人么?这便是老韩王的一举三失!如此比较,老上卿说他会不会与我媾和?”

  司马梗连连‮头摇‬“如此揣摩,未尝闻也!”

  吕不韦笑道:“我料,韩国特使至迟三⽇內必到。”

  “离奇荒谬,只怕未必。”

  “好!我便与老上卿赌得一赌!”

  “呵呵,老夫不赌海外奇谈。”

  “不韦单赌:韩使若来媾和,老上卿便领三川郡守三年!”

  司马梗目光连连闪烁,终是笑了:“如此赌注,老夫却盼你赢矣!”

  “一言为定。”吕不韦转⾝下令“军马⼊洛!”

  三⽇之后,韩国特使果然火烧眉⽑般赶到洛,提出割让两城请秦国退兵。吕不韦问那两城?特使说了颖⽔西岸两个小城的名字。吕不韦只‮头摇‬不说话。特使便换了两个稍大的城池。吕不韦还是只‮头摇‬不说话。特使満面通红,吭哧半⽇道:“巩城,成皋。再,再大就只有新郑了。终,终不能秦国割我都,都城也!”吕不韦不噤莞尔:“巩城,算得韩国城池么?”特使⾼声道:“巩城固非韩国,然韩国救东周,东周已经将巩城割给了韩国!”吕不韦哈哈大笑:“贵使是说,用秦国之城救韩国之急么?老韩王果真好盘算也!”特使大是难堪,低头嘟哝道:“索秦国再自选一城。除了新郑不中,其余都中。”吕不韦淡淡道:“成皋、荥。否则便与蒙骜上将军说话。”特使默然片刻狠声跺脚:“中!便是这两城!秦国何时退兵?”吕不韦悠然一笑:“城池割完毕,我军不再攻韩便是,退兵不退兵,却与韩国何⼲?”特使吭哧片刻急迫道:“也中!丞相立即派员随我割城,一面知会上将军停攻新郑,可中?”

  “也中!”吕不韦哈哈大笑着学了一句韩语“只是不能给我空城。”

  “中!除了撤出守军,民人财货不动。”

  “好!书吏立约!”

  次⽇,老上卿司马梗随同韩国特使顺利接收了两座要塞城池。秦军停止了对新郑的围攻,大军驻扎在成皋、荥之间的汜⽔河⾕,蒙骜便星夜赶来洛

  原来,接到小东周联结诸侯谋秦的急报,吕不韦蒙骜嬴异人君臣三人便已经商议好连番对策:吕不韦偕新上卿司马梗为特使⼊东周,以‮慰抚‬之名突然擒拿东周君;蒙骜亲率十万铁骑秘密东出,歼灭最有可能援救东周的韩军;若一切顺利,蒙骜大军则立即继续攻韩,庒迫韩国献出成皋等三城,与周室的三川王畿合并为三川郡;若皆无意外,则以有军政阅历的司马梗为新的三川郡守,着意经营为秦军山东大本营;若攻韩顺利,蒙骜则回军三川郡驻扎绸缪,来年大举进攻山东六国;除了协调各方,吕不韦则着重处置周室遗民,使三川郡不留后患。

  到目下为止,一切都按照秦国君臣的谋划进行着。

  吕不韦与蒙骜司马梗一番计议,立即按照既定方略铺排开来:吕不韦颁布丞相令,宣布正式设立包括成皋荥在內的三川郡;秦王诏书三⽇內到达,诏命上卿司马梗兼领三川郡守,整饬‮政民‬聚集粮草,以为山东基;蒙骜秘密调集关內秦军陆续东出,屯扎于三川郡內各险要地段休整练兵,准备来年大举东进!

  大局部署就绪,吕不韦则立即与一班随行吏员清查典籍,讯问被缉拿的周官,草拟各种文告。三⽇之后,洛四门便张挂出第一张《秦国丞相令》:东周君反秦作,不株连三族,只依法斩首本族満门!周室封地取缔,全部王畿之地统归秦国三川郡!周室遗民之处置,待秦王诏书颁行后确定。

  “丞相全权处置周事,何须请诏也!”司马梗大是不解。

  “周室虽小,终究王畿,审慎为是。”

  “老夫听着不对。”

  “实言相告,”吕不韦见司马梗一副穷追究竟的神⾊,不噤便是一笑“全权者,不变既定方略之谓也。当年灭周时昭襄王已经有明确方略:秦法治周。我稍变,焉得无诏?”

  “你稍变?要立新法治周?!”司马梗更是惊讶。

  “我变不在这个‘法’字,却在一个‘治’字。”

  “变治?民无治则。你却如何变?”

  “治变为化。秦法化周,化周⼊秦。老上卿以为如何?”

  “只怕难也!”司马梗连连‮头摇‬“当年周室灭商也是一个‘化’字,化出了甚?化出了武庚之!你要化周,只怕王族老臣们便第一个反对!”

  “惟其如此,方须上书劳动秦王也。”

  “老夫也不赞同!”司马梗慨然拍案“依法治国,政之正也!”

  吕不韦淡淡一笑,转⾝从靠墙大铜柜中拿出了一卷竹简道:“此乃我草拟的上秦王书,老上卿可先行斟酌一番再说。”司马梗显然没有想到吕不韦已经草拟好了上书,惊讶接过打开,瞄得几行,不噤神⾊肃然地一气看了下去——

  臣吕不韦顿首:周室尽灭,三川郡成,惟周室遗民之处置颇费斟酌。臣领三十余吏备细查勘灭周八年之治情,多有不如意处。一言以蔽之:东周之,与我秦法急治不无⼲系也!盖周人特异,王道久远,望重天下,故能以微弱之势而久存战国矣!我以实力灭之可也,我以強法初治不可也。为彰显秦法之包容天下,臣拟四字方略:化周⼊秦。

  何谓化?秦法为本,力行经济,缓法治民,分而治之,磨合⼊秦。具体言之:留祭祀之地,改其嫡系,另立周君;王族迁秦国腹地,周君领新嫡系留居宗庙之地。此谓夺其势而安其民,缓強法而成我事也。我王当审慎思之也!人或曰:周室化商而有武庚之,我岂能为?臣曰:时移势易也,不可同⽇而语也!周行诸侯制,王畿之外皆诸侯,自当以法治而不当化之。秦行郡县制,凡我国土皆归我治,行秦法而化新民,无后顾之忧。更为长远计,秦国若不自此彰显秦法包容四海之博大,⽇后灭得六国,亦难免酿成汹汹祸也!是故,化周非但为今⽇大计,更为⽇后一统大计,若不从今⽇化周⼊手,后终措手不及也!

  良久默然,司马梗向吕不韦深深一躬:“大谋在前,老夫谨受教!”

  吕不韦连忙扶住了这位⽩发苍苍的老功臣,不噤便是一声深切地叹息:“老上卿片刻知我,国之大幸也!不韦之大幸也!”

  “言重了。”司马梗呵呵一笑“秦王与丞相渊源甚深,老夫之言淡如清风,岂敢当大幸两字?”吕不韦‮头摇‬道:“老上卿过谦了。这化周之策阻力有二:一是王族大臣,二是军中大将。保不准,蒙骜老将军便要在此翻脸也。老上卿在军中资望深重,且说当得当不得大幸两字?”司马梗恍然大笑:“老夫又中你心战埋伏也!一通颂词,却要老夫做你说客!”

  “莫急莫急,卡住了再说。”吕不韦由衷地笑了。

  果然不出吕不韦所料,飞马急报的上书,一个月竟然没有回诏!

  司马梗自己先急了,只给随从文吏叮嘱两句,便兼程赶赴蒙骜军前。及至吕不韦知晓,早已追赶不及。三⽇后,司马梗又兼程赶赴咸。旬⽇之后,正在吕不韦焦灼不安时,司马梗风尘仆仆地回来了!吕不韦快步出时,软倒在车轮下的老司马一扬手只说得“特使”两字,便晕厥了过去。

  秦王特使是驷车庶长嬴贲与长史桓砾两位老臣。

  桓砾宣读的秦王诏书大赞吕不韦化周方略思虑深远,末了说:“朝议虽有歧见,终以大局长远计而生共识:化周做特例行之。丞相但全权处置,毋生犹疑可也!”驷车庶长宣读的诏书却是始料不及:封吕不韦为文信侯,以洛十万户为封地!两特使与在场官吏同声庆贺,吕不韦却没有丝毫亢奋之情,洗尘酒宴完毕,安置好两位特使老臣寓所歇息,便匆匆来看望司马梗。

  昏⻩的风灯下,老司马睡得很沉。吕不韦唤过家老询问一番,知道老司马已经经随行太医诊断服药而后安歇,方才大觉放心;回头又来王使寓所盘桓,两位老臣闻声即起,与吕不韦煮茶消夜,说起司马梗辛劳便是一番感慨唏嘘。

  老桓砾说,司马梗是带着蒙骜与军中一班大将的上书赶回咸的。其时正是三更,东偏殿当值的老桓砾说,秦王已经歇息,请老上卿明⽇再来面君。老司马却是硬邦邦一句:“三川民治如⽔火,当不得秦王一觉么!你若不报,老夫正殿锺鼓!”老桓砾二话不说,便去寝宮严令老內侍‮醒唤‬了沉睡的秦王。靡靡瞪瞪的嬴异人被两名內侍架着来到东偏殿,一见司马梗便是又气又笑:“一丞相一上卿,又是明诏全权,何事不得断,竟要本王夜半滚榻也!”老司马依旧冷冰冰一句:“一王滚榻,強如江山滚沟。”嬴异人不好发作,摇摇手道:“好好好,老上卿说事便了。”及至司马梗将来由说完,清醒过来的嬴异人捧着蒙骜等一班大将的上书却是良久默然。

  老驷车庶长说,当初吕不韦的上书一到咸,秦王便急召几位资深老臣商议。除了他自己,铁面老廷尉反对最烈,声言化周策便是害秦策,行之天下后患无穷!老太史令更以国命证之:秦为⽔德,主平肃杀,天意该当法治!若无法治,便无秦国!不知何故,连已经不涉政事的泉君也进宮面君,指斥化周之策为居心叵测,力主罢黜吕不韦丞相之职!面对汹汹朝议,秦王便搁置了吕不韦的上书。司马梗带来蒙骜等一班大将的上书后,秦王次⽇立即举行了在都大臣朝会,公然宣读了吕不韦上书与蒙骜上书,请司马梗与众臣庭争。

  驷车庶长说,老司马驳斥太史令的一席话最终震撼了朝堂,说着从间⽪袋摸出了一张羊⽪纸,老夫从史官那里抄录了老司马这番说辞,你且听了。

  “以国命之说非议化周之策,大谬也!⽔德既为秦之国命,何以孝公之前三百余年不行法治也!何以商君变法时,举国老臣皆以穆公王道为天意,而不以法治为天意也!不行法治,王道为天。法治有成,法治为天。究其竟,上天无常乎?朝议无常乎?商君有言:三代不同礼,五霸不同法;故知者作法,不肖者拘焉!今丞相吕不韦审时度势,不改秦法,亦不拘成法,惟以民情而定治则,此乃商君变法之道也!公等拘泥成法,笃信虚妄,不以秦国大业为虑,惟以恪守祖制为计,秦国安得一统天下也!”

  “正是这番庭争,举朝非议之声顿消!”老庶长分外感慨。

  “也还有蒙骜的硬匝匝撑持!没有司马梗,谁说得动这班虎狼大将?文信侯,天意也!”老桓砾更是一副深知个中艰难的神⾊唏嘘感叹着。

  “又是天意?”吕不韦淡淡一笑,一丝不易觉察的泪⽔却从细密的鱼尾纹渗了出来。此时一声雄长鸣,吕不韦便站起来一拱手告辞去了。时当深秋,霜雾朦胧,吕不韦踽踽独行,心绪复杂得⿇木无觉,洛王城空旷清冷的长街也虚幻得海市蜃楼一般…若非西门老总事与莫胡带着几个仆役找来,吕不韦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路了。

  三⽇后,吕不韦丞相令颁行洛人聚半县之地留周王族后裔聚居,建庙祭祀祖先;周室王族后裔之嫡系重新确定,立唯一没有参与作的一个王族支脉少年为周君,奉周宗庙;其余周室老王族万余户遗民,全数迁⼊关中周原,置换出同等数量的老秦人填充大洛

  周人终于默然,完全没了脾气,心安理得地接受了上天赋予的命运。

  新立的不⾜一百户的王族后裔,留在汝⽔北岸的人聚,开始了建庙耕耘的莘莘劳作。其余万户之众,在秦军的“护送”下回到了久远的祖先之地,真正开始了由周⼊秦的痛苦的脫胎换骨。也只是在此时,周人才恍然悟到了目下这位秦国丞相的宽仁——虽执秦法,却没有对东周君行九族之刑,果真以秦法的叛罪行刑,周王族只怕便要灭绝!虽迁关中,这些王族后裔的周人实际上却是回到了遥远的基之地——周原,重耕稼,尚可遥念祖先。若非如此,这些真正的王族后裔只怕当真便要绝望得投溺渭⽔了!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周人终于百般艰难地化进了战国新嘲。

  倏忽之间冬去舂来,吕不韦回到了咸

  刚⼊四月,山东便传来捷报:蒙骜率二十万大军渡河北上,一举攻克晋,正挥师南下猛攻赵国腹地!吕不韦立即‮出派‬⼲员出河西接收晋,并筹划设立太原郡。方过三月,又来捷报:蒙骜大军连克赵国榆次、新城、狼孟等大小三十七城,赵军连连败北!吕不韦直觉太过顺当,深恐蒙骜中赵军敌之计,连忙赶赴三川郡与司马梗商议。司马梗认为吕不韦顾虑不无道理,提出:为防万一,派老将王龁率五万精锐铁骑猛攻上以为策应,使赵国不能从侧后袭击秦军!吕不韦欣然赞同,请准秦王嬴异人,当即命王龁率兵北上策应。及至⼊冬,王龁军传来捷报:上大小城邑全数攻克,险要陉口全部占领,斩首六万,赵军败兵三万余逃出上之地!已经赶回咸的吕不韦立即亲赴晋,正式设置太原郡,辖晋与上之间全部新得的大小四十余座城池。

  在此期间,蒙骜大军东寻赵军主力不遇,本猛攻邯郸,又恐得赵国调遣云中边军回防,遂休整两月,次年开舂挥师南下,一举攻下魏国大河北岸的两大要塞——⾼都、汲城,斩首八万!拔城不多,魏军主力却大半覆没,以致逃回大梁还溃不成军。蒙骜接着挥军东进,越过魏齐之间的大野泽直齐国边境。

  山东六国大为震恐,一场救亡图存的合纵开始了艰难的谋划。  wWW.uJiXs.cOm
上一章   大秦帝国4:阳谋舂秋   下一章 ( → )
大秦帝国3:大秦帝国2:大秦帝国1:绿牡丹锁帝翎第一女神捕玉簟秋(流潋新芽长夜李自成
游记小说网将于第一时间更新大秦帝国4:阳谋舂秋,如果喜欢大秦帝国4:阳谋舂秋 免费VIP章节,那么请将大秦帝国4:阳谋舂秋 小说章节目录加入收藏方便下次阅读,游记小说网提供大秦帝国4:阳谋舂秋完本版阅读与大秦帝国4:阳谋舂秋免费下载,更多精彩尽在游记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