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小说网将于第一时间更新生的定义免费VIP章节
游记小说网
游记小说网 武侠小说 灵异小说 都市小说 重生小说 经典名著 军事小说 短篇文学 校园小说 推理小说 历史小说 乡村小说 架空小说
小说排行榜 科幻小说 玄幻小说 官场小说 仙侠小说 竞技小说 网游小说 耽美小说 言情小说 综合其它 总裁小说 穿越小说 同人小说
免费的小说 天生尤物 兄妹骨科 娇柔多汁 青梅竹马 先婚后爱 苦涩青柠 情夫难哄 匪妻望舒 渣女纪事 水漫四溅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游记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生的定义  作者:大江健三郎 书号:42245  时间:2017/9/28  字数:8685 
上一章   第七章 接受教育的能力    下一章 ( → )
  我的故乡的县里有教师的集会,约我前往讲演。从印刷的材料上看,主办单位的‮导领‬和我之间,对于战后‮主民‬主义教育的评价,我感到在看法上似乎有些分歧。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我对于实行新制中学、新制⾼中的地方,同那些从事教学工作的年轻教师们谈话一事颇感‮趣兴‬,况且恳谈会上还能听到他们的反应,所以主动地接受了邀请。

  因为是对教师们讲演,当然想讲讲自己对教育的想法。对于教育,过去没有多谈谈,多写写,但是我还是有自己的看法的。就在准备讲稿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问题。自己确实对教育一直关心,但那是把自己置于受教育者的位置上,所以觉得教育的确令人喜,是做人必备的行为的观点。从来没有把自己置于教育者的位置上,为此而设⾝处地地思考过。

  我对正冈子规①一直重视,原因主要不是因为他留下来的作品,主要是钦佩他的为人。这位文学形式的变⾰者,也就是短歌和徘句的⾰新者。正冈子规的思想与行动——主要不是通过他的歌论、徘句,而是讲授芜村②的讲义,在歌会、徘句会上的谈论记录,以及写给门下弟子那些恳切叮咛的信件,这些更能打动读者之心——给我的印象极其深刻。我爱诵的短歌是佐夫和节,徘句为虚子。子规的短歌、徘句,无一不是成功之作,他为了使它们给人以天籁之声的感受,力求声调优美无与伦比,这也许是他短命的缘故。实际上我是在子规逝世之后才常有如此感怀,被他那难分生涯、人格、个的短歌和徘句昅引的。对于艺术上的俄罗斯形式主义为主,以方法论为自己准则的我来说,简直是有些滑稽,但实际上确实如此。加上我置⾝于经常和子规谈与书信往来的他那门人弟子们之间,谈论他们之间的谈话和书信內容,所以实际上我是一个受他教育的人,也就是以一位受教育者理解他的。因此,我也理所当然地了解了子规当之无愧的导师所具备的一位教育者的一切格。

  ①正冈子规(1867——1902),别名獭祭书屋主人。生于爱媛县松山市。东京大学国文系中途退学。徘句改⾰运动的提倡者。代表作有徘句集《寒山落木》,歌集《竹乡俚歌》。徘句论著《獭祭书屋徘话》,随笔有《一滴墨汁》、《病》、《六尺》等——译注。

  ②与谢芜村(1716—1783),江户中期的徘句家、画家,摄州人。代表作有徘句集《芜村七部集》、《摘新花》、《夜半乐》(包括著名的《舂风马蹄曲》)。绘画有《十宜帖》、《竹溪访隐图》等等——译注。

  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我曾把明治28年①当时子规以及他周围人们的事迹,‮家国‬、‮际国‬的动态,做成力所能及十分详细的一览表,首先是编写卡片。这个一览表详细记载子规经历了严重的健康危机和精神危机,终于活了下来,直到甲午战争结束。我想通过这项工作探索他在陷于危机的当时是靠什么活下来的——既然当时我还年轻,这想法也许难免有些夸张——的问题,在集中精力制作资料卡片的过程中,这想法始终保持到底。我的希望没有落空,通过编制一览表的过程,使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受到真正的鼓励。

  ①即1895年——译注。

  然而我不可能把子规克服危机的方法学到手,所以我想,对于子规这个典范,虽然非常敬佩,但只能另选典范,作为自己生活与奋斗的目标。现在回想起来,想看出子规自觉认识出危机并克服危机这一典范的自己,显然是个受教育者类型的人,而子规却是不论处在什么危机之中,都是作为一名教育者而勉励自己并鼓舞别人的,这一点是十分明确的了。1895年,子规已经是一位文学家了,他肩负起重大的工作,但当时他只有28岁,这一年他经历的危机可以说是他一生中的转换期。这一年他得偿夙愿作为《⽇本》报社的从军记者,到了甲午战争的前线。把一个病弱文人送到国外‮场战‬上去,当时《⽇本》新闻社老板陆羯南是曾经反对的,但子规坚决要去,终于实现了他的愿望。实现从军记者愿望之后的子规写给朋友虚子和碧梧桐的信上,的确是以教育者的文笔叙述了参加社会的意图:“仆不知以从军一事有助于雅事,仆亦不知以此有助于俗事,亦不知对雅事、俗事均有所助,然仆期于二者之中得其一也。”

  这里所说的雅事指的就是文学,就是“作诗文小说”俗事指的是“编辑文学书,教育文学者”对于这两者均无明确的成算,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次战争胜利之后,‮家国‬在产业、学术、艺术均有新的发展。”吾人有志于文学者,岂可不适应之而作使其发展之准备乎!”然而对他的年轻朋友述说自己的意图,是为了作为教育者写下下列一番话的布局。子规和虚子是见了面的,但是临别时却给了他一封信,说是请他以后从从容容地读,那写在四张古式信纸上的信是这样说的:“今⽇相别,预期数月重逢剪烛莺巷草庐畅谈之⽇,⾜下已成学问文章均令人惊异者。仆如志未遂而⾝先死,则遂吾之志成吾之业者,舍⾜下而无可求者也。如蒙⾜下允诺,幸甚。”

  出发之⽇迫在眼前,出发之地在广岛,正做动⾝前的准备时,对文学颇有野心、比他小4岁的从弟藤野古⽩来访,他同子规之间心理上的纠葛的情景,在场的虚子有所记述。从古⽩来看,兄弟之间紧张的原因是,仍不得志的自己对于文坛上已经成名、此次又被选为从军记者的从兄一定心怀嫉妒。这一点,后来子规也有此忖度。另一个紧张的原因可能是古⽩向他发出要求救助的信号,但没有直率地表述。

  子规在广岛等待出发的时候,就接到古⽩企图用手‮杀自‬未果而受重伤的通知。但是子规只用从军记者装束的照片表示慰问之情,就乘船出发了。古⽩对于教育者的子规,自己缺乏受教育者的能力,这么说固然无情,但是却不能不这么说。

  “翌年秋季”的短歌上有这样一句:“木偶来护树,台风过后花更⽩”子规在前书作了这样的记载:“松山田宅一角划出两三尺之地,栽上树苗,摆上木偶,此小儿之戏,称之为木偶护树。”这是怀念‮杀自‬的古⽩写的。子规后来编的《古⽩遗稿》编者后记里说,儿童时代在一起玩耍的古⽩,给他的心刻上了深深的伤痕:“…有一次,古⽩把我最喜的木偶护树的园景中小梅树苗全给拔了,我忍无可忍狠狠地揍了他。⺟亲痛加斥责。从此以后我就不愿意和他在一起了。从此我也知道,古⽩爱破坏的本不能见容于我。”

  即使这样,后来古⽩继子规之后去了东京,对于想当文学家的青年古⽩,子规仍以骨⾁之情接纳了他。古⽩常和集体宿舍的同学闹‮擦摩‬,而且也不认真地学。这时的子规,他那教育者的本无法保持沉默。子规约古⽩去向岛散步,借机谈了他的意见:

  你得定下学习的目的。目的一定下来,就要坚持不懈地朝着目的前进。现在不为一生之计,老了就该后悔了。我的话说了一半,一直低头不语的他,眼泪巴哒巴哒地掉下来,他哭了。我没有申斥他,也没有命令他,依旧心情愉快地和他谈下去。但古⽩哭出声来。我不解其意。这个令人不可解的谜自幼就存在于古⽩的头脑中,直到他死也没有任何人能‮开解‬。

  这个令人不可解的谜,是和受教育的能力相反的,这样看大致不会错。因为古⽩的格是和子规不能相容的,不是别的什么,用子规的教育理念一比照就一清二楚。《病谵语》中,按照子规的分类癖,他把教育分成六项之后,认为学校教育只能给‮生学‬智育、技育,也就是给予知识锻炼技术的教育。他谈自己若有机会——“如果我有两顷地”意思是说如有若⼲恒产,我将退到麦青风暖之处——必定试行德育、美育、智育、体育等项教育。

  美育本来是为了发展美的感情,如果行之有法,据子规给它下的定义是“间接地发扬慈悲而排斥残酷”幼时拔掉院子里梅树苗的古⽩,到了青舂时竟然在‮生学‬窗舍动刀子。子规认为古⽩是缺少慈悲,没有克服残酷,也就是养育上失败的人。

  气育是提⾼意志的教育。子规很清楚“不屈不挠贯彻初志”“抑一时之私情,成就百岁之事业”这些品质都是由气育创造和加強的。子规想再次提醒青年古⽩,让他自己对自己进行气育。而且,这样的谈话,也合乎子规的格,对于教育者的子规来说,自然也是愉快的谈话。但是对于缺乏受教育者的能力——基本上是品质上的缺陷——的古⽩来说,只有落泪,他当时的反应使子规茫然。

  从军归来的船上子规就开始咯⾎,这是恶劣的生活条件造成的,船上咯⾎,成了他于病上终其一生的开端。在神户和须磨两地,使子规从危险状态中摆脫出来而苦斗执着于生命的力量,不是别的,只是他认识到,自己必须致力于文学⾰新,虽然自己已经卧病,这个使命仍然是他的紧急课题,并且无论如何也得培养出文学⾰新运动的后继者,总而言之,仍然是作为一位教育者的热情。

  年底见到五百木飘亭,他再次要求虚子作后继者的信,已经广为大家所知,但是他和五百木的谈话还是从他在养病期间,以一位教育者同虚子所谈的內容谈起。“小生在须磨时对他谆谆忠告,甚至曾明告虚子,吾之后继者乃汝也。当时之虚子亦略示决心于吾。小生內心颇喜,不噤暗唱文学万岁。”但是“上月归京时仔细观察虚子举动,见其依然是旧时之吴下阿蒙。小生对其忠告,惟有学问二字。学问一词,出小生之口⼊虚子之耳者,已逾数百余次。吾已下定决心,于须磨之忠告乃最后之忠告也,而虚子依然故我之态,令小生为之呆然。”

  子规为了对虚子作最后一次的劝告,约他同去道灌山,像对待古⽩那样,与他长谈,目的是鼓舞他追求学问的意志和担起后继者担子的愿望,但最后还是把虚子放弃了。于是他以一个教育者对飘亭加強指教,促使他注意来自各方的挑战。应该提到,子规放弃了虚子之后仍然把他和碧梧桐当作至近的门下弟子,长时期在病上同他谈论学问,通过这项活动对他们继续进行教育。由此可见,子规的确是一位彻底的教育者。

  他给虚子的信上有这样的话:

  可与吾谈心者惟⾜下耳。前途希望良多,文学目前尚处于混状态…以往虽然为此舍死忘生仍感孤立,但自立之心依旧坚強。死期⽇益迫近,然而文学却逐渐进⼊佳境。

  作为教育者的子规,只要打算和别人谈论什么问题,总是以对等的、‮主民‬的姿态对待。这对于受教育者颇感负担过重这一点,不论古⽩也不论虚子,都是有此经验的。古⽩虽然‮杀自‬了,但是子规对于虚子一再提携,不是促其学问上的长进,而是在别的方面下力关照,必须提到,虚子也未负所期。关于他的谈论內容,不仅前面提到的《芜村句集讲义》等等有直接表现,而是也是全部子规文学表现之本。

  我就是通过这些谈论的文章,读柏拉图的对话篇时——我每年都受柏拉图的昅引,可能和通过布莱克及其研究者雷茵的介绍,受欧洲密教思想的传统昅引力有关——总感觉到,子规起了充分理解该对话篇的媒介作用。总而言之,我是通过子规才倾心于不仅是学问方面,而且在所有人生风范仪礼方面也是教育者的苏格拉底。

  为了展示具体例子,选用苏格拉底——柏拉图的、一向被认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必读课本上关于灵魂的对话《派顿》。可能谁都这样,我从年轻时候起就(喜读)罗马时代的全集以来一直列为卷首的《为苏格拉底辨明是非》、《耶乌杜普伦》、《克里顿》、《派顿》等等。苏格拉底被梅莱特斯一帮人告发的公元前399年,开庭宣判之前的预审期间,和前来揭发他⽗亲的耶乌杜普伦谈了虔诚,从好歹终于使年轻人幡然醒悟的《耶乌杜普伦》,到宣判与确定死刑,并且告知市民,⾜以使人想象出法庭全部情景的《为苏格拉底明辨是非》,以及和苏格拉底从少年时代起就一直是他的好朋友,而且家庭富裕的克里顿之间,曾有关于应该如何行动的详细对话,对于这位旧友劝他越狱逃亡一事,苏格拉底从论理上予以拒绝,在彼此对知的理解之下等待死刑的《克里顿》。接着便是描写等待死刑到来之⽇的漫长期间,谈论內容极其丰富的《派顿》,这样的作品,使我这小说世界里的人特别感到完善而且出⾊地作了提炼和加工。尽管它是远在小说这一文学形式出现之前就已存在的著作。(岩波书店版《柏拉图全集》)虽然我对上述诸作关心,而且立刻就能表达出来,但是我并没有模仿哲学家的方法,倒是打算以读小说的方法,看戏剧地展开的对话篇全部韵律。对话是在苏格拉底死后隔了一段时间,地点也是远离雅典的伯罗奈尼撒半岛东北部一个小镇进行的,当地人埃克库拉泰斯央求曾经亲眼目睹苏格拉底之死的青年派顿说一说当时的情况,派顿其人曾经因为战争的原因当了奴隶,在雅典业,他知道苏格拉底的为人,他得到克里顿等富裕的朋友帮助获得自由便学习哲学一事,我以为这是一个极好的背景。

  苏格拉底终于把那杯毒洒一饮而尽。那是人们心目中实在漫长的一天。许多人谈论这件事,人们要求当时在场的派顿原原本本地把他亲眼目睹的情况告诉大家。派顿说:“我说一说吧。当时我在场,一种奇妙的情绪困扰着我。我是亲眼目睹亲密的人即将告别人世的,但我却没有哀悼的情绪。埃克库拉泰斯,你问我为什么吗?我以为他幸福。我从他的表情和他的话里,清楚地感到这一点。实话实说,那态度是多么泰然自若啊,那才是慷慨就义呢。于是我想,他去见哈得斯①时,神也得另眼相看,也就是说,一定得到神的关照。所以我想,他一到了那里,一定幸福,能受到神关照的人,最合适的莫过于他了。事实上就是因为这个,置⾝于那令人悲痛的场面的人,按理说当然感到悲伤,但是我却本没有哀悼的情绪。不过,话虽这么说,想起往常跟着他求知识的活动中度过的时间——事实上那一类的谈论也曾有过——那种⾼兴劲儿也不会再有了。啊,反正这么说吧,我是被莫名其妙的感情一直支配着的。我觉得他幸福,所以心里⾼兴,但是想到他过不了多大工夫就会死去,又心里痛苦,总而言之,从来没有过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情包围了我。我想也可以这样说,我这种心情是当时在场的人共有的。有时我想笑,可是有时却立刻泪流満面。”

  ①希腊神话中主宰间的冥王——译注。

  派顿如此生动的叙述之中,自然而然地发展成灵魂不灭、灵魂不散不失,魂有归处,以及重新托生的思考——我逐渐地希望它朝着密教的观照方向发展——而成为对柏拉图思想核心之一《梅诺翁》上论述的回忆,从而作为灵魂不灭的论证。人通过行为之美以及強有力的谈论,才能彼此深刻理解,不论教育者或者被教育者一起达到颠峰,如此境界的乐趣才是非同寻常可比的。

  不过现在我想明确的是和本来的情节有些脫离,也就是对于有关传达苏格拉底的动作或表情的描写。据派顿说,苏格拉底用那些动作、表情本来是为了使谈论的对方的思考活跃起来,所以才用和思想语言难以区别的行动进行的。

  在这之前,因为要延期执行死刑,派往泰罗斯岛的祭使之船回来了,获悉执行死刑的⽇子到来的朋友们,一大早就跑到监狱,任刑务委员的11人给苏格拉底松了绑,告诉他,接到通知说今天还让你活一天。派顿就是其中之一。

  一进去就看见,刚松了绑的苏格拉底和他旁边的库桑梯贝——您当然知道啦——抱着他的孩子坐着。库桑梯贝看了看我们就哭了,这种场合女人总是有许多话要说的。/“啊,苏格拉底,这是最后一次见面啦。这些亲朋好友有话要跟你说,你也有话想跟他们说。”于是苏格拉底瞧了克里顿一眼,然后说:“克利顿,哪一位都行,请你把她带回家去。”于是克利顿的随从们就把那捶顿⾜哭喊着的女人带走了。苏格拉底从躺椅上坐起,屈一条腿,用一只手它,于是边腿边说。/“诸位,人们通常所称的快乐,实实在在够奇妙的了。它和通常称之为它的对立物的痛苦,不可思议地与生俱来一般连在一起。…直到刚才,脚镣把我的脚脖弄得痛苦不堪,可现在呢,痛苦劲头一过它倒舒服起来了。”

  随后便是苏格拉底和他的谈话对手⾼谈阔论,甚至使对方为之笑出声来。这样,关于灵魂不灭的论证越过了一座山之后,在论理上虽然有些不够精细之处,但直率而且大胆发言的青年人西米阿斯提出了反论。“于是苏格拉底像往常那样,瞪大了眼睛,而且面带微笑,然后说:‘西米阿斯说的对。不过,在这儿的诸位之中,有没有比我更好地打开一条道路的?啊,没人回答?这就是说,实际上你们已经看到,西米阿斯对我们以往的议论已经进行了非同寻常的攻击啦。”对于苏格拉底作为一位教育者别具一格的态度,派顿曾经直接对他的谈话对手埃克库拉泰斯评论过。內容无非是长时间的愉快谈论彼此意见已经取得一致,但随之另生龃龉,有所反复而遇到暗礁,为此而感到不愉快时苏格拉底是怎样处理的。

  苏格拉底使我感叹不已的事,在这之前那是很多的,不过,像我在他⾝旁时那样打动人心的情况还从未有过。当然,像他那样的人,回答时从不理屈词穷,本来已不是什么值得一提的事。我之所以对他特别敬佩的,首先是因为对于那两个年轻人的议论他的确是心情舒畅,以満怀善意和赞赏的态度接受下来这件事。还有就是我们由于这两个人的议论,大家是一种什么心态呢?说来的确是感到尖锐的,但是治好了我们的⽑病。说起当时的我们,简直像吃了败仗被打得落花流⽔的士兵,结果被召唤回来,重新加⼊战斗行列,朝着考察议论的方向走去。

  说这像演戏也未尝不可,经过这样的过程之后,把谈论推向再次使大家确信灵魂不灭的美好论证之后,苏格拉底仿佛朗诵神话一般谈了灵魂超越死亡住于另一世界的构造,把那⾜以致死的毒药端起向神祈祷之后,一口喝光。“‘…仿佛从这个世界迁居于另一住处而⾼⾼兴兴地上路一般…。这简直就是我此时此刻所祈祷的。事实就是如此。’”

  人们表现出哀思万缕的时候,对此给予责备的却是即将走上死亡之路的苏格拉底本人。“他说,‘你们这是⼲什么!真让我吃惊啊,诸位!’‘老实说,我之所以把子打发回去,就是不想看到出这种差错,这是我最放心不下的事。因为我知道,死最好是在静谧之中完成。好啦,给我安静下来,要是不停止的话…。’/听了这话,我们也觉得脸上挂不住,只好強忍住哭泣。他不停地踱步,过了一阵子,脚步显得沉重,于是按照执行人员的指示行事…仰面朝天躺下了。”

  随后是阿斯克雷鲍斯把供医疗之神然而并未完成任务的那只给克里顿,告诉他苏格拉底已死。到此为止,柏拉图立即结束了对话篇。尽管我引用了这么多,但是否很好地传达出一位教育者典型的表情、举止,心里还是没底。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觉得派顿的叙述中所表现的柏拉图面对苏格拉底的像,总是说他这位一生中的老师是因为癌症去世的,在他那异常深刻的印象中,是否能保得住客观的说服,简直是无话可说。

  即便如此,在这次现职教师们的集会上,我想讲一讲对于《派顿》的上述理解。然后向这些实际上已成专家的教育者们提出问题:这里提到的教育者、被教育者彼此之间的行为,从古希腊到我国今天的教育界,活生生的鲜⾎是否依旧相通。

  因为——很难说没人称这纯粹是幻想,而且我也知道这有几分滑稽——我想起接触过以柏拉图的对话为人的思考规范式模范人物,而且几乎经常地以苏格拉底勉励青年们,我自己战后立刻住进位于森林中一个峡⾕的村庄,在那里我经历的教育。讲演会之后的恳谈会上,虽然有人不无嘲讽地说我的讲演是作家想象力的飞跃,但是我还打算谈一谈另一部⾜以给受教育者增⾊的文学作品。

  这作品就是福克纳还没有收进他的短篇集——有时作为长篇的一部分,有时作为特别版而收进别的作品之中,总之,未收录的理由多种多样,现在把这类作品汇编成一册(“UnCcollectedstoriesofW·F”VintageBooks)——的《早晨的赛跑》这个短篇。內容描写的是:被双亲抛弃的十二岁的少年同收养他的农场主,为每年一次花两周时间的狩猎进⼊大森林。他们发现一只大公鹿,与其说为了抓住这条公鹿,倒不如说他俩各自全力以赴地展开一场竞走比赛。但是,追得这公鹿精疲力竭无法逃脫的时候,农场主却不想杀死眼前的公鹿了。和农场主共骑一匹马的少年也认为应该如此。农场主以自然和人的关系教育了少年之后,就和他们一同前来狩猎的伙伴分了手,后来两人之间的亲切谈话之中有这样一段。

  “对!”我这么说。“我们现在就必须动手的是明年种庄稼的准备工作,说话之间十一月就到了。”/“你就别管来年种庄稼的事啦”阿奈斯特先生这么说。“你去上学!”/乍一听我还以为听错了,所以我问:“您说什么?”“我?去上学?”/阿奈斯特先生说:“对!”“你总得出息成个什么才行啊!”/我说:“当然。我现在就这么⼲哪。我现在既是猎人又是农人,就跟你一样。”/“不对!”阿奈斯特先生接着说:“光这样已经算不了什么啦。哪个男子汉不是农场的活⼲十一个月,半个月打猎?那也曾经是好时光哪。可现在不行啦。现在只⼲农场和只会打猎已经算不了什么出息啦。你得⼲对人类有益的事才行!”我问:“对人类?”

  战败不久的农村,新制中学的授课主要是农业。不仅上实业课的时间,就是新设的社会课的时间也被农业课占用。此外还上新宪法课,还有少年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事要做,垒球部的事也得⼲。当时我还是一个少年,追公鹿打猎的事很昅引人,而且教育者的教师们全是外行。但是,我觉得从他们那里听到的福克纳写的那些话,却对我决定自己以后的生活道路起了重大作用。对于福克纳所说的作有益于人类的工作这句话,从来就是按该话的原意理解的,勤勤恳恳地、谨谨慎慎地从事自己的工作,35年前是这么理解的,现在依然这样理解…”Yougotobelongtothebusinessofmankind.”  wWW.uJiXs.cOm
上一章   生的定义   下一章 ( → )
新人呵,醒来两百年的孩子大江健三郎口我在暧昧的日愁容童子日常生活的冒摆脱危机者的同时代的游戏万延元年的足个人的体验
游记小说网将于第一时间更新生的定义,如果喜欢生的定义 免费VIP章节,那么请将生的定义 小说章节目录加入收藏方便下次阅读,游记小说网提供生的定义完本版阅读与生的定义免费下载,更多精彩尽在游记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