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小说网将于第一时间更新佛说四十二章经免费VIP章节
|
|
游记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佛说四十二章经 作者:佚名 | 书号:39915 时间:2017/9/8 字数:16095 |
上一章 经序 下一章 ( → ) | |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于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度骄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敕,一一开悟。合掌敬诺,而顺尊敕。 这一段,是本经的序文。 本来,佛住世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经本的流布;佛圆寂以后,经过他的弟子们把所讲的佛法结集起来,才有经典的流通。 一切的经典,都可以分为三分: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这是国中东晋时代的道安法师所分判的。 道安法师把每一部佛经分判为三分,后人都认为他有特殊的见解,因而称誉他:“弥天⾼判,千古同遵”成为佛门的佳话。弥天是道安法师的别号,这个尊称的来源是: 在跟道安法师同一个时代,有位学者名叫习凿齿,听到了法师的大名,特地去拜访他。道安法师虽然知道他是谁,仍然很有礼貌地向他请教: “请问你的尊姓大名?” 习凿齿趾⾼气扬地说:“你不认识我吗?我的名字,四海之內没有一个不知道的,我叫『四海习凿齿』!” 接着,又傲慢地反过来问道: “你这位大师的上下如何称呼?” 道安法师见他那么骄慢,随即毫不客气地答道: “你问我嘛?我是普天之下,每个人都知道的:『弥天释道安』。” 从此以后,佛教界就尊称道安法师为弥天大师。 每部佛经的三分法,就是这位道安弥天大师所订的。“千古同遵”从晋朝到现在,没有一位法师讲经不采用道安法师这样的分判。 以下,我再把三分稍微说明: 一、序分:是一部经的缘起,等于一般著作的绪论,以人来譬喻,它好象是人的头部。 二、正宗分:是一部经整个的中心思想,最重要的部份,都是在正宗分发挥,等于人的⾝体一样。 三、流通分:希望把这部经永远流传于后世,就象人的脚,能够走到天下各地去。 再说,序分通常又分为通序和别序两种。所谓通序,就是所有的佛经共同有的形式,也称为证信序。别序,是每一部经与其他的经典不一样的发起因缘,因此又称为发起序。 通序为什么又称证信序?有了这个序,可以证明这一部经是实真的,让所有的人能够相信。因此,证信序一般具⾜了信、闻、时、主、处、众这六个条件。这六个条件,称为六成就,也就是在每部经一开始的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某地方等“如是”叫信;闻,就是“我闻”;时:指说法的时间(一时);主,就是佛;处,就是处所,讲经的地点;众,是出席法会的听众。这是每一部经都具备的六个条件。 说得明⽩一点,这好象现开代会,首先要记录开会的时间、地点、主席、出席人数,以及种种的提案,才能使人家相信,的确曾经召开过这一场会议。佛经,为了证明它的实真,有地点、时间和听众等等,所以证信序这六成就是很重要的。 本经一开始的这一段经文,就是序分。它跟一般经典的形式不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由于本经是第一部传到国中来的经典,翻译的方式还没有定型,为了适应国中当时读者听众的机,使他们能够容易接受,因此顺着国中的文体形式结构。不过,我们如果详细加以研究的话,这一段文字,有时间、地点和主伴,依然具备了这些重要的条件。 我讲解这段经文,想把每个名相都解释一下,要知道,一般人认为佛经太难懂、太深奥,那只是对这些名词术语不了解,如果把每一个名词的定义都明了了,然后把经文的意思贯通起来,那就明⽩了,而且其他的经典也都一样会了解的。 “世尊成道已”:世尊,梵语叫“薄伽梵”这是每一尊佛十种通号中的一种,好象我们诵〈忏悔文〉,一上来有“如来、应供、正 知、明行⾜、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是佛的十个通号,如来是佛,应供也是佛,乃至于佛、世尊,都是对佛尊敬的称呼,而且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德号,都是一样的,不过,这个地方所称的世尊,是指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叫世尊,世尊是什么意思呢?世,是迁流的意思,可以从时间和空间加以解释。平常所谓十方三世佛,三世,是从时间来讲:过去、现在、未来称为三世。就空间来说,有器世间、情世间、觉世间三类。器世间的器,就是器具;器世间,涵盖了外界的山河大地,乃至桌子,所有世间给我们受用的东西(无机物),都是无情的,称为器世间。情世间,就是跟外面物质世界相对待的,有情感的,好象人类,以至于胎、卵、、化四生,所有的有情感生物(有机体的),都称为情世间。觉世间:觉,是觉悟,对正道已经觉悟了,包括阿罗汉、菩萨、佛,凡是大觉大悟,或者刚刚开始觉悟的,都称为觉世间。 尊,是尊敬、尊重。世尊:在十方三世中,佛的道德、人格、智慧、慈悲,都是最圆満的,世出世间没有不崇敬、尊重他的,所以称为世尊。 再说,什么叫做“成道”?成,就是成就、成功;道,指佛道。换句话说,对修学佛法这一条路,已经走到最圆満、最究竟、最成功的地步,──成佛了。世尊是那一天成道的呢?就是所谓腊八(十二月初八)那一天黎明时分,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睹明星而成正觉,那个时候他成道,大觉大悟了,证得了无上的佛果。 当时,他说:“真是奇怪、太奇怪了!我今天才知道,天底下所有的一切生物,每个人本来就具备了佛,我今天才正式觉悟了。” 在座诸位,也是同样有这个佛,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觉悟、成道了,而我们却糊里糊涂的,不知不觉呢?那是因为我们妄想纷飞,太执着了,才不能证到佛。 “世尊成道已”就是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他在菩提树下已经成了正觉。已:是正式成佛了。成佛以后怎么样呢? “作是思惟”他就作这一种的思考。思惟,很沉静在考虑、思索、⼊定(不是觉睡,而是在那儿用功)。国中的大圣人孔夫子曾经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就是什么都没有,殆,是很危险的意思。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我们每天在学习,学了、听过就从这个耳朵进去,又从另一只耳朵跑出来,一点都不经过脑筋去思索,这样的学习是徒然的,⽩费功夫。另一方面,假如你没有学,一天到晚只是胡思想“思而不学则殆”这样走火⼊魔,是很危险的。因此,思与学必须并进,不可偏废。我们做世间的学问如此,学习佛法更要思虑,思惟与学习融合为一,才能受用。 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就在那儿思惟,思惟什么呢?“离寂静”是学佛修行用功的首要条件。离,离开,是望,情、食、。所谓五──财、⾊、名、食、睡,谁不喜钱财?谁不喜男女相爱的⾊情?谁不爱名?谁不想吃好的?谁不要觉睡?所以,在人生中,财⾊名食睡,是地狱五条,我们假如不想堕落到地狱里面去,就要把五打破,不为它所缚,才能获得自在。 《普门品》说:“若有众生,多于,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世间最大的就是男女之,要破除它,有什么方法呢?当火中烧的时候,你如果很虔诚、很恭敬地称念“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这样,就可以把心停息下来,这是《普门品》中告诉我们离的方法。 一个人从早到晚东奔西走,心里面糟糟的,就好象一缸⽔,一直在那儿搞,一直搞得不停,弄得很浑的。一缸的浑⽔,是照不清楚面孔的,只有不去动它,⽔才会慢慢地澄清下来,所有的肮脏、灰尘,都沉在缸底,这个时候,缸里面的⽔很清明,象一面镜子,可以照清楚我们的面孔。同样的道理,我们修学佛法,要参禅、坐静,就是在修习寂静的功夫,有了定,才能够生智慧,只有修习止观双运,定慧均等的功夫,修学佛法才真正有所得到。儒家也是很注重这一点的,儒家在[四书]的《大学》中说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同样是讲究定静的功夫。 所以佛成道了以后,他自己在用功静虑,也教我们离最重要是心要澄静下来,用静的最⾼的精神定安的功夫“是最为胜”这种法门(功夫)是最为殊胜的。 “住大禅定,降诸魔道”释迦牟尼成佛的时候,他所用的禅定是最大、最⾼超的一种定的境界。这种定的境界能够降伏所有的魔道,许多的魔王、障碍,都把它一一克服了。 魔,梵语称为魔罗,含有障碍、杀害、琊恶、侵夺的意思。平常我们说:“哎呀!我的魔难很重。”人家来障碍、陷害我,都说是得了魔,或者遭遇了恶魔来破坏、障碍我们。在佛经里面,魔有很多种,但不出內魔和外魔两类。內魔,也就是心魔,指望,贪 痴慢疑等不正确的观念,导致我们格、情绪的偏差,而产生了障碍。至于外魔,大概都是我们的冤家债主,他们可能是人,也可能是鬼或天人,看见我们发心修行,便会跑出来阻碍、捣蛋,使我们的心没有办法澄静下来用功。 释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前,先到苦行林去修了六年的苦行,每天只吃一⿇一麦,很精进地用苦功,后来,他发觉到这不是究竟的修持方法,于是,自己到菩提树下去坐静,观照自己的內心活动,并且发誓: “我这一坐下,要是不能觉悟的话,就永远不离开座位。” 他是下了这样大的决心而用功的,最后,终于成道了。 我们必须知道,释迦牟尼佛成道,不是那么简单的,大家看看我们大殿中木雕的佛传,其中有一幅,就是魔王所用来阻碍释迦牟尼佛修行,所用的手段。魔王名叫波旬,他看到释迦牟尼佛即将成佛了,心里感到非常的恐慌。 “这还得了,他很快就要占有我的天下,他成了佛,我就失去了一个儿孙!” 所以魔王就决心破坏佛的修行。先是用美人计,派了好多姿⾊可人的女孩子,围绕在他的⾝边歌舞献伎,使尽了引勾、惑的方法。其实释迦牟尼佛还是王太子的时候,后宮有的是嫔妃彩女,世间的美女,要多漂亮的就有多漂亮的。因此,对于魔女的惑,他本无动于衷,依然如如不动地用功。 魔王看见所施的美人计不能得逞,就派了魔兵魔将去,企图用武力来服征他。释迦牟尼佛丝毫不畏惧,依然用功,把种种魔难克服了,最后成就了道业。可见,成佛谈何容易啊!俗语说:“道⾼一尺,魔⾼一丈。”你马马虎虎过⽇子,大家都奉承你,热闹得很,你要学好、求上进,要精进,这个时候,魔──许许多多的障碍,都包围过来了,真是不可不谨慎呀! “于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这是说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第一次去宏法、开示。 释迦牟尼佛这一次宏法,是到鹿野苑去度五比丘。那末,鹿野苑在什么地方呢?是在中天竺(印度的中部)的一个小家国,名叫波罗奈国。这里有个鹿野苑,或者称为鹿林、鹿苑、仙苑,总而言之,这个森林里面养了好多的鹿,等于是在那儿放生的。从前有好多仙人,都在那儿用功修道,是个很幽静、理想的世外桃源。 据龙树菩萨《大智度论》的记载: 释迦牟尼佛在过去生中,曾经在这里现鹿王⾝。这儿有两群鹿,一群由释迦牟尼佛所带领,还有一群由提婆达多率领,各自拥有五百个眷属。它们本来在山中,生活过得很愉快。谁知这家国的国王非常喜打猎,而且好吃鹿⾁。这一天,是个假⽇,国王就率领文武大臣,浩浩地到这个地方,设下天罗地网,把整个鹿野苑重重包围起来。这一下子,一千头鹿东奔西窜,无论怎么样都逃不了的。 过去生中释迦牟尼佛做鹿王时也是慈悲的,非常怜悯它的眷属全部即将遭受杀害,它告诉大家: “你们不要恐慌,大家镇定下来,我会好好地跟他们的国王谈判。” 于是它跑到大王跟前跪下来。 “大王,我恳求你,你今天设下天罗地网,要把我们兄弟、同胞、眷属整个毁灭,那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你把我们全部打死了,是不是一天都吃得完?没有办法!再说,你今天全部把我们打死了,明天、后天、接下去的⽇子,还有鹿⾁吃吗?” 鹿王恳切地说,停了一下,又继续说道: “我献一个计策给你,从今以后,我们自动的每天派一头鹿给你,你每天都可以吃到鹿⾁,而我们的子孙依然能够一代一代地繁殖下去,这样一来,你有永远吃不完的鹿⾁,岂不两全其美?希望你三思考虑,我这个意见好不好呢?” 国王听了这一番话,认为非常有道理,就应允了。 从此,两只鹿王,双方每天轮流派一只鹿去王宮,由年纪大的先去,年轻的排在后面。这样大约经过了三十几天,一直无事。这一天,问题发生了,原来轮到提婆达多那边,所派的竟然是只⺟鹿,刚好怀了孕,已经将近临产了,要去赴死,它心里面非常难过,认为自己牺牲了无所谓,但肚子里的小生命实在太无辜了。于是,它去向提婆达多哭哭啼啼地哀求: “大王,我恳求你,今天请你派别人去,等我生了儿子再去吧!” “不行!你怕死,谁不怕死?你非去不可!”提婆达多严厉地说。 ⺟鹿眼见被拒绝,不允许它延期,肚子里面的小生命即将随着⽩⽩送死,心中非常不甘愿,就去请求释迦牟尼佛这个鹿王帮忙,鹿王听了以后,眼泪双垂,但一时又找不到能够替它的,实在没办法,只是叹了一口气,说: “好吧!我替你去。” 释迦牟尼佛这个鹿王,如此好心,愿意舍⾝相代,可是提婆达多不但不领它的情,而且非常反对: “这是我的属下,你竟然要替它赴死,真是多事!” 可是,在生命的生死关头,同时又为了下一代,当然释迦牟尼佛还是依照它的计划行事。它亲自跑到皇宮御厨房,请大师傅自己动刀杀它。 厨师一看鹿王亲自来了,这还得了,赶快去禀告国王: “大王,大概是全山的鹿都死光了,不然,今天首领怎么会亲自来了?” “喔!有这么一回事?快点叫鹿王过来。” 鹿王向着大王跪下,如此这般地告诉国王:只为了一头⺟鹿等待生子,为了它的下一代,没有谁肯代替它,只好自己来了。 国王听了以后,非常的受感动,也感到非常惭愧,心想:我生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又是一国之君,居然这样杀害生命,真是一点仁慈都没有。而鹿王虽是畜牲,反而知道慈悲,太伟大了。 于是,他下令: “从此以后,不要再去打猎,不可以杀生,不可以杀鹿!” 这样一来,鹿野苑就成为一个野生动物园,所有的鹿,永远永远都在这个地方,以尽天年。 当时的国王,还说了一首偈,这是佛经中记载的: 我实是畜兽,名曰人头鹿; 汝虽是畜生,名为鹿头人。 以理而言之,非以形为人; 若能有慈悲,虽兽实是人。 我从今⽇始,不食一切⾁; 我以无畏施,且可安汝意。 “我实是畜兽,名曰人头鹿”我实在是个畜生,只是徒有人的头,其实我的心就是鹿的。“汝虽是畜生,名为鹿头人”你虽然是畜生,头虽然是鹿形,其实你的确是个人,为什么?“以理而言之,非以形为人”就道理讲起来,不能以外形来说我是人,你是畜生,为什么?“若能有慈悲,虽兽实是人”假如有慈悲和智慧的话,纵然是畜生,实在是个人。“我从今⽇始,不食一切⾁”我从今天开始,不再吃一切⾁了。“我以无畏施,且可安汝意”我现在要作大无畏的布施,从今以后不再杀生,不再杀鹿,这样,你们这群鹿也可以安心地住下去。 从此以后,鹿野苑太平无事,鹿的子子孙孙一直繁殖下去。 “转四谛法轮”四谛,是什么意思呢?谛,是真理,四谛,就是佛教中颠扑不破的四种真理。我先举《佛遗教经》的经文说明怎么叫颠扑不破的真理。佛在临涅盘的时候,告诉弟子四谛是怎么样实真,不可改变的真理,他说:太跟月亮,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太光照着我们是很热的,月光是清凉冰冷的,假使有一天太光可以变成冷的,月光也可以变成热的(虽然事实上不可能),纵然是可以改变,但是,佛所说四谛的真理,永远不会改变的。所以,四谛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四谛是那四种真理呢?就是苦、集、灭、道,这四个字,是佛教说明世出世间的本法则,现在我把它解释一下: 一、苦:一般人说你们学佛的人太消极了,一开口就是苦啦、无常啦、空啦!事实上,人生的确是很痛苦的。你不要以为人生很快乐,当一个人快乐到最后,还是痛苦的,这叫“乐极生悲”譬如说:我们去参加派对、跳舞、唱歌、吃大餐,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啊!但是到最后,曲终人散,独自一人孤单单的,空虚,失落感侵袭着你的內心,这不是很痛苦吗? 人生,到处充満了痛苦,是逃避不了的事实。经中告诉我们,人生的痛苦太多了,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三苦是:苦苦、坏苦和行苦。 苦苦:说一个简单的例子,好象有一个乞丐,本来三餐都不继了,自己随便搭了一个茅草蓬,权充栖⾝的地方。这时候,突然刮了一阵大台风,把屋子吹走了。这一来,真是苦上加苦。大家可以想象得到,是苦不堪言的,称为苦苦。 坏苦:刚才说的是贫穷人的苦,那末,有钱人是不是就没有苦呢?不是的!纵使你发财,万贯,成为百万富翁,不幸遭到強盗来打劫;或者一把无情火,把所有的家产都烧光了;或是养了败家子,把所有的财产都挥霍掉;有时候,府政说我们的钱财来路不明,都充公了。种种的不幸,使百万的富翁,到最后成为两手空空的,这就是一种坏、无常,坏也是人生的痛苦。 行苦:人生无常,生老病死、生住异灭、成住坏空、念念地在变化,在迁流变化当中,产生了无穷无尽的痛苦,这就是行苦。 再说八苦,就是: 生苦:我们从⺟胎中生下来,就是痛苦的。试看,婴儿哇哇堕地,一出生就哇、哇、哇,哭个不停,就是痛苦啊!是不是? 老苦:人老啦,年纪大了,痛苦不痛苦呢?眼睛昏花、耳朵重听,跟聋子差不多,牙齿摇动,吃东西嚼不烂, 背痛,老态龙锺,老人家的种种不方便,产生了很多痛苦。 病苦:一个人没有吃了五⾕不生病的,这是每个人都经验过的;不谈什么大病,即使是感冒、肚子痛,都是病;我们一旦四大不调,是很痛苦的。 死苦:这更不用说了,当一个人一口气转不来,呜呼哀哉,那是最痛苦的。 以上四种,是理生上的痛苦。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有两种痛苦──爱别离苦和怨憎会苦。 爱别离苦:就是生离死别。我们的⽗⺟、兄弟、儿孙,大家聚在一起,好⾼兴啊!可是,亲人一旦远离到他方,去求学也好,去经商也好,或者移民了,暂时的分离,往往令人难受、痛苦。至于亲人的死亡,更不用说有多痛苦了,这是爱别离苦,和我们至亲相爱的人分离的痛苦。 怨憎会苦:俗语说:“不是怨家不聚头”跟我们有怨的人,我们不喜看到他,却是怨家路狭,偏偏要和他在一起,这样痛不痛苦呢?普通的怨家倒无所谓,有些怨家却是生在我们家里,每天生活在一起,那才痛苦哩! 求不得苦:做生学的都希望得到第一名,偏偏考不及格;我们买马票或合六彩,希望中彩,偏偏求不到;买股票,跌了价,也没有赚到钱。总之,凡是事与愿违,达不到愿望,都会产生求不得苦。 五炽盛苦:五,就是五蕴,是⾊、受、想、行、识,这是我们⾝心方面所造成的一种痛苦。 你们想想,人生苦不苦?苦就是苦,不可能变成快乐的,所以苦是真理。当初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出家,就是感觉到人生太痛苦了。说真的,三界六道的众生,无不充満了苦。你不要以为生到天堂就快乐了,其实生到天上,一旦“五衰相现”也是痛苦的。 这许多苦从那儿来的呢?就是我们起惑造业而招来的。我们平常所作所为,犯下好多的罪恶,而感到这样的苦,苦是个结果。 既然苦算是一个结果,思想⾼的人,就会想到:苦从那儿来的呢?苦就是因“集”而来。 二、集:六道里面所有的众生,从无始以来,由贪 痴等许许多多的烦恼所形成的业力,集为三界六道的苦果,所以,集是个因。我们要是没有贪心,就不会痛苦;我们没有 心,也就不会有痛苦的。所以我们明了苦的来源,遭受到不如意,就不要怨天尤人了。我们的痛苦,纯粹是自作自受。佛教是讲因果的,既然自作自受,就不是什么天呀、神呀,给我们的赏罚了。我们要正本清源,就必须消灭这些烦恼业力。 苦和集是世间的流转因果,是在现实人生中,大家都体会得到、经验得到的。另外还有出世间的还灭因果,那就是灭和道,有待大家去努力。 三、灭:许许多多的痛苦、烦恼,都可以消灭的,消灭到最后,没有痛苦烦恼了,是种寂静妙乐的境界,佛教称为涅盘,那是解脫的境界,不是凡夫俗子所能体会到的。总而言之,痛苦没有了,烦恼也没有了,到最后证果──达到涅盘的境界,称为灭。灭是出世间的果报。 四、道:我们知道了痛苦和形成痛苦的烦恼业力,我们也知道了涅盘的境界,那末,我们该怎样去灭苦断集,以期达到涅盘的最⾼境界呢?那就需要修道。道是一种修持的功夫,让我们步上成佛或者证罗汉果的修行方法。 道,指三十七道品。关于三十七道品,过去我为大家讲《佛说阿弥陀经》的时候,已经一个一个详细地解释过了。这里,我再告诉大家一个专有的名词,叫“三四二五单七只八” 什么叫三四?就是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合称为三四。二五:五和五力。单七:七只有一个,就是七菩提分。只八:八也只有一个,就是八圣道。《佛说阿弥陀经》中的“五、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大家都念得很,希望把它记好。 三十七道品最后是八圣道,又称八正道,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些都是通往涅盘的大道。 总而言之,苦集灭道四谛,是佛法的四大纲要,很多人以为它是小乘法,其实,真理那有大小乘的差别! 接着再讲“法轮”什么叫法轮?你们看看我这讲台上有个图案,就是法轮。当你们从外面要进⼊本寺的大门,也可以看见山门顶上有个法轮。法轮,就是隐秀寺的标志,也是佛教的一个本标志。 法轮,佛法的轮子,譬如一辆车,为什么会跑动,就是靠那四个轮子,不然,车子就不能前进了。佛法就象车轮一样的,第一,佛法能够摧伏我们內心的烦恼,把我们內心所有的肮脏都碾碎消除掉,正象车的轮子,它能够把崎岖不平的道路碾碎,庒平。第二,轮有运载之义,一辆大车可以把这个地方的东西,运载到那个地方去。佛法也是这样的,释迦牟尼佛觉悟以后,把他內心所觉悟的讲出来,转输到我们的八识田中。你们大家听讲了佛法以后,遇到了朋友,把佛教的四谛八正道等种种道理再转述给他们听,让大家都能了解佛法,这样,佛法就好象车轮一样旋转不息,称为转法轮。所以,平常佛教中有庆典、大和尚讲经、或者大法师升座当方丈,往往送他“大转法轮”四个大字,就是希望他荣膺了这个重任以后,要转法轮──讲经说法,广度众生。 讲到这里,我想起了从前太虚大师的两句诗:“法轮似地东西转,佛道逢源左右通。”他把法轮譬喻成地球,地球每天从东边到西边不停地转,法轮也如此,每天转不停。佛法真理的宏传,也是这样,左右逢源,到处都通达的,这是什么意思?佛法现在在东方兴盛,有一天,纵然东方没有佛法,西洋仍然会有佛法的,佛道是可以左右逢源,能够适应不同的空间和时间。你们看看,国中历史上有所谓“三武一宗”的教难,许多不信仰佛教的帝王,把佛教毁灭了;共中的文化大⾰命,不是把佛教摧毁了,但是佛教会毁灭吗?不会的,正是:“野火烧不尽,舂风吹又生” 四谛,是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第一次说法所讲的內容,称为“三转四谛法轮”三转,就是示相转、劝修转和作证转。我简单地介绍如下: 示相转:此是苦,迫;此是集,招感;此是灭,可证;此是道,可修。示相转,指示说明,意思是:你们要知道,苦集灭道的定义是什么?苦是迫的,很痛苦。集是招感得来的,自作自受的。灭,涅盘,我们可以证得的。道,是可以修行的。这称为示相转,指示说明苦集灭道的本。 劝修转: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佛告诉五比丘:我所讲的三苦八苦,你们大家要知道啊!这都是生起烦恼的痛苦,痛苦从何而来,就是我们种种的烦恼所集起的,我们要把它断除。涅盘这个圣果,你们是可以证得的;涅盘之道,你们应该修呀!这是佛对五比丘的劝导修持。 作证转: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佛再告诉五比丘,三苦八苦等种种的痛苦,我是过来人,全部了知的;烦恼所集起来的痛苦,我已经断除了;如今,我已经证得了灭││涅盘的境界;佛道,我是修持圆満了。其他的宗教,都说要作见证,作见证不是空口说⽩话,而是把自己所体验到的说出来作见证。释迦牟尼佛在开示四谛的道理,也进一步把自己的体验告诉大家,亲自作见证。 以上是三转四谛法轮,我再告诉大家八个字──“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就是我们知道人生是充満痛苦的,就要断除这许多的集──烦恼。慕灭,慕就是仰慕、很向往灭,就必须修道,以期达到灭(涅盘)的目标。 教主释迦牟尼佛到鹿野苑去转四谛法轮,是对谁说法呢?是五比丘,所以经文上说:“度骄陈如等五人” 我们听了释迦传,或者阅读释迦牟尼佛的历史,就知道释迦牟尼佛,当他做太子的时候,名叫悉达多,虽然他的爸爸净饭王是国王,他将来可以继承王位,但是他感觉到人生充満了生老病死种种的痛苦,当国王也算不了什么,因此一心一意要出家修道,就在二月初八那一天的深夜时分,趁着王宮里面的人都在梦乡当中,他偷偷地逃出了王宮,走上了出家的道路。 大家都知道,一个皇太子,平常的生活是娇生惯养的,有那么多人在侍候他,这一下子,他独自一人跑到深山野外去修行,是多么痛苦的事。再说,天下⽗⺟心,每一个做⽗⺟的,无不疼爱自己的子女,何况是晚年才得子的国王呢?当悉达多太子悄悄地跑去出家的时候,怎不让⽗王牵肠挂肚?认为他太孤独、太寂寞了,而且将来这家国也没有人继承王位,于是赶快派人去把他追回来。派谁去比较妥当呢?经过了慎重的考虑以后,决定派了五个代表去。 五个代表虽然追上了悉达多太子,可是太子出家的意志非常坚决,任凭五人怎样劝说也不受动摇。五个代表就共同商议:既然没有办法完成任务,把太子请回王宮,怎能向国王覆命?不如留下,跟随着太子,侍候他,也好让国王放心。这五个人就是: 一、阿婆:又称阿说示,翻成国中意思叫马胜,有时也称他为马胜比丘。 讲到马胜比丘,我附带告诉大家:舍利弗和目犍连的出家,当初就是他引度而来的。有一天,马胜比丘去托钵,在路上被舍利弗碰到了,舍利弗心想:“这个人可不简单啊!他的举止是那样的庄重,他的风度是那样的慈祥,他,一定不是普通的人。”打听之下,原来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后来,舍利弗和目犍连也跟随佛陀出家了,这和看到马胜比丘的风度有很大的关系。 二、跋提:中译为小贤。 三、拘利:或称为摩诃男,中译叫大名。 以上三位属于悉达多太子⽗系的亲戚,另有两位,是他⺟系的亲戚,就是: 四、骄陈如:中译是火器,或者译为初解,意思就是胜解,他本来是印度拜火教外道。本经说“骄陈如等五人”在五人当中,他是代表者,说起来,他是有来历的── 在《金刚经》里面,提到过去有位忍辱仙人,在深山修忍辱行。当时的国王是歌利王,一天,歌利王带了好多的宮娥彩女,到山中去打猎。过了一会儿,国王停下来休息,竟不知不觉睡着了。宮女就到处游,一看到忍辱仙人,就好奇地到他跟前,听他讲佛法。 歌利王一醒,看不见大家,心想:这班人到那儿去了?一找,唉呀!竟然包围着一个出家人,这还得了!这出家人大概是不怀好意,歌利王这时难免不生起了怒火,于是把忍辱仙人“割截⾝体”不但把他⾝上的⾁割了下来,连他的耳朵、鼻子也割掉,接着割截四肢。这个忍辱仙人尽管遭受到如此残酷的凌,但因为他是修忍辱行的,却毫无反应。 歌利王问他:“我这样对待你,你恨我吗?” “我不会恨你。”忍辱仙人回答,接着又说: “我不但不恨你,将来我成道了,第一个还要先度你。” 忍辱仙人是多么的伟大呀! 当时,他更进一步向歌利王说: “我还可以证明,我绝对没有恨你,假如我真正没有怨恨你的心,我的⾝体可以立刻复元。” 果然,不可思议的事出现了,忍辱仙人的⾝体随时复元了! 要知道,忍辱仙人是释迦牟尼佛的前生,骄陈如就是过去的歌利王。所以,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第一个要度他的。在五比丘中,他虽然是属于佛陀⺟系方面的人,但是五个代表中,却以他为首,就是这一个原因。 五、十力迦叶:中译为起气。 净饭王派这五位随从去追回悉达多太子,他们既然决心留下,追随着太子出家修行,不是一直侍候在太子左右嘛,为什么太子成佛以后,要去鹿野苑度化他们呢?原来太子在成道之前,在苦行林修了六年苦行,吃了好多的苦头,后来,感觉到修行,如果光是吃苦──用火熏⾝体,或者把⾝体吊起来,或是跳山崖…种种苦行,都不是真正的解脫法门。因此,他改变了主意,放弃修苦行。先到尼连禅河去洗了个澡,接受了牧女的啂糜供养,吃以后,让体力恢复过来。 跟随他出家的五个人,看见这情况,非常不顺眼,于是共同商议: “太子已经退却了道心,他本来是要出家修行的,可是,经过了六年的苦行,竟然再也挨不下去,改变了初衷。不行!我们再跟随着他,实在没有意思,我们自己去修行吧!” 这五个人就这样离开了悉达多太子,到鹿野苑去,继续修他们的苦行。 修苦行,在当时印度外道,是非常盛行的。在我们大殿木雕的佛传中,有一幅显现释迦太子骨瘦如柴,筋骨都暴露出来的图象,就是他那个时候修苦行的形相。当他发觉这样做不是修学解脫的正道,才改变了修持的方法。后来,他觉悟以后,感觉得这五个人曾经照顾过他,和他们不但有亲戚关系,也有一分道谊,应该去度化他们。 这五位侍者曾经约好:悉达多太子要是再回来,我们决定不要理睬他。但是当佛陀从远方渐渐走近的时候,他⾝上所散发的慈悲和威德,使这五人心中自然生起了虔诚、恭敬和羡慕之情,迫不及待的向佛问讯、服侍。 “度骄陈如等五人”就是指以上所说的事。五人,就是普通⾝份的人。他们真正出家,受了戒,才称为比丘。在佛教里面,最早出家的,就是这五位,合称“五比丘” “而证道果”释迦牟尼佛在鹿野苑,为五比丘说法,三转四谛法轮,他们当中,机利的,聪明的,先证果了;机差一点的,比较慢一点证,总而言之,这五个人最后都证了圣果,他们证到什么道果呢?证得了阿罗汉果。 “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比丘,是梵语的音译,具备了乞士、怖魔、破恶三个意思。由于“多含不翻”它的意思太多了,如果只翻为乞士,其他两个意思就没有包含在里面,因此,古德翻译的时候,索保持了它印度的原音。 一、乞士:依佛制,出家人好象乞丐一样,以乞食为生,象今⽇的南传佛教,泰国、缅甸,或者斯里兰卡等地,出家人天一亮,就去托钵,因此那里的出家人都是吃荤的,并不是出家人喜吃荤,那是为了施主煮什么,供养什么,出家人就随喜受食,这和我们国中出家人,都是自炊素食的情形不一样。 乞士,可以从两方面来说明:上乞佛法,以长慧命;下乞饮食,以资⾊⾝。就是出家人要乞求佛法,在道业上求进步,以长养法⾝慧命;另一方面,要乞求饮食,来维持⾊⾝。 这两个定义,大家必须弄清楚,不然,王彬街那些乞丐也叫比丘了!要记住,单单乞食讨钱的,不能叫比丘。比丘,主要的是探求佛法,滋养法⾝慧命。 二、怖魔:魔就是魔王、魔鬼。要知道,一个人出了家,精勤持戒、修行,将来成就了佛道,天魔就少了一个魔子魔孙,因此,他看到出家人就非常害怕、恐怖,所以,比丘称为怖魔。 三、破恶:破,就是破除;恶,就是人生贪、 、痴、慢、疑,种种的烦恼和恶习,把这许多坏习惯与无明烦恼全部铲除掉,得到的心境是很清净的,这个时候,才能够⼊于正道。 比丘的三个定义,希望大家必须牢牢记住,不单在本经中了解它的意思,在其他的经典中,看到比丘两个字,也同样明了了它的意义。我们研究佛法,是一步一步的,能够把每个名相都搞清楚,任何佛经也都可以看通了。 “复有比丘”除了五位最初随佛出家修行的比丘之外,还有好多比丘,他们是谁呢?就是佛经一开始在序分中所说的“一千二百五十人”我们诵《佛说阿弥陀经》,一上来就提到“千二百五十人俱”或者《金刚经》…所有的经典,都提到他们,他们是由三个集团而来的: 一、耶舍等五十人:耶舍是小宗教集团的领袖,有五十个弟子跟随着他学习。 二、三迦叶等一千人:三迦叶,就是迦叶三兄弟──优楼频楼迦叶等五百人、伽耶迦叶和那提迦叶,各有二百五十人,三兄弟的徒众合起来有一千人。 三、舍利弗与目犍连等二百人。 三个集团合起来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他们都跟随释迦牟尼佛出家,而且是常随众,释迦牟尼佛无论到什么地方教化,他们都是跟随在佛陀左右的。 一千二百五十人,在本经中就用“复有比丘”四个字来概括他们。 “所说诸疑,求佛进止”要知道,佛住世的时候,弟子要是有什么问题,就请教师⽗,释迦牟尼佛都一一为他们解答,所以,求佛进止,进止是“可否”的意思。“喔!我这样讲对吗?”“对!”或者“不对!”释迦牟尼佛对于这些常随众,他们所有的疑问,所有不能解决的问题,都为他们印证、开示。 进止,也可以当作取舍的意思,也就是进取正道,舍弃诸琊。譬如说,善法、正道,我们就把它取得来,依着去修行;那些琊恶的事,就要停止,把它舍弃。释迦牟尼佛的开示,所有的比丘都应当依教奉行。 “世尊教敕,一一开悟”世尊,指释迦牟尼佛,他所教诲的,所有的比丘听了以后,都开悟了。 “合掌敬诺,而顺尊敕”听过佛的开示以后,大家都恭恭敬敬地把双掌合起来,依着佛陀的教导而做。敕,过去皇帝的圣旨(命令)大家一定要遵守的,称为敕。释迦牟尼佛的言教,当然更是伟大了,所以这许多的比丘,照着佛陀的教导去修行,即使在现实的人生当中,就可以得到很大的受用。 讲到这个地方,我顺便把合掌解释一下,让大家了解掌究竟该怎么样合的?有几种合法?合掌,又称为合十,就是把十个指头相合在一起,集中心思,而恭敬礼拜的意思。 合掌,本来是古时候印度人最通行的礼节,后来佛教也采用了,并且成为佛教徒见面时的礼仪。你们要是到泰国去,乘坐泰国的机飞,航空姐小看到客人,既不是握手,也不是点头致意,而是合掌,这是佛教徒最起码的礼节。 玄奘大师到印度,曾经写了一部在世界上很有名的巨着《大唐西域记》,书中卷二,介绍了印度的礼法共计有九种,合掌是其中的第四种,我附带把它说明: 一、发言慰问:用温和的语言,向人家慰问,譬如说这次军变,你打个电话来,他打个电话去:“喂!你好吗?”“你有没有受惊?”彼此互相慰问,就是一种礼节。 二、俯首示敬:俯首,就是低头。⽇本人见到人,也都是很有礼貌地低头致敬,尤其是过去⽇本女的头,好象永远抬不起来的;不过,现在头已经抬起来了。俯首,见到人家,表示很谦虚,很有礼貌。国中人一向都是昂昂乎,把头仰到天上,眼睛彷佛长到头顶上。假如有时能够俯首,那该多好! 三、举手⾼揖:把手⾼⾼地举起来作揖。例如:家国元首、总统,或者大官出来,阅兵时⾼举起手向两旁的人挥动,也是种礼节。 四、合掌平拱:两手相合,平衡地当拱起来。印度人这个礼节比较慎重,掌要合得好,表示最大的敬礼。 五、曲膝:膝是膝盖,把膝盖弯下来。假如看见人家要下跪,真是不简单喔!例如:“我要求你一件事,你答不答应?不答应我要跪下去了!”这一招是很厉害的。有的人,你就是把他的头砍下来,他也不会向人家叩头的,所以,曲膝表示有虚心。 六、长跪:跪还不算什么,长跪更严重,好象说:“你答不答应,不答应我就不起来了。”跪着的时间比较长久,称为长跪。 七、手膝具屈:手和膝盖都弯曲下去。 八、五轮具屈:五轮和五体的意思差不多,头、双手、双脚称为五轮,又叫五体。就是以头、手、脚弯着,表示恭敬而慎重的礼节。 九、五体投地:这在国中已经成为一个成语,就是用来譬喻对人家心悦诚服,钦佩极了。而在印度,把头、双手、双脚着地,作大礼拜,是种最尊重,最尊贵的礼节。 关于合掌的意义,一般的说法,右手代表智慧,左手代表禅定;也有说右手是佛、左手是众生的象征,因此,两手相合,象征了定慧不二、生佛相应。 密宗对于合掌,有十二种形式,在《大⽇经疏》中,有很详细的说明,由于时间的关系,我简单地介绍一下它的名称: 坚实心合掌; 虚心合掌; 未开莲合掌; 初割莲合掌; 显露合掌; 持⽔合掌; 归命合掌; 反叉合掌; 反脊(背)合掌; 横柱指合掌; 覆手向下合掌; 覆手合掌。 合掌虽然有这么多形式,但我对诸位只要求坚实心合掌,而且必须注意合好。我们出门,尤其到湾台、港香、新加坡等地,把掌合得好,人家看见了,说:“这是谁的徒弟?教得这么好!”如果合不好,人家会批评:“哎呀!这个佛教徒,还是代表团哩,连掌都没有合好!”这样岂不是很丢脸?所以,合掌,我希望大家都要注意合好。 Www.UjixS.CoM |
上一章 佛说四十二章经 下一章 ( → ) |
太平经太乙金华宗旨新语长短经吴子兵法六韬《太公兵黄帝阴符经鬻子本草纲目武经总要 |
游记小说网将于第一时间更新佛说四十二章经,如果喜欢佛说四十二章经 免费VIP章节,那么请将佛说四十二章经 小说章节目录加入收藏方便下次阅读,游记小说网提供佛说四十二章经完本版阅读与佛说四十二章经免费下载,更多精彩尽在游记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