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小说网将于第一时间更新草莽英雄免费VIP章节
游记小说网
游记小说网 武侠小说 灵异小说 都市小说 重生小说 经典名著 军事小说 短篇文学 校园小说 推理小说 历史小说 乡村小说 架空小说
小说排行榜 科幻小说 玄幻小说 官场小说 仙侠小说 竞技小说 网游小说 耽美小说 言情小说 综合其它 总裁小说 穿越小说 同人小说
免费的小说 天生尤物 兄妹骨科 娇柔多汁 青梅竹马 先婚后爱 苦涩青柠 情夫难哄 匪妻望舒 渣女纪事 水漫四溅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游记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草莽英雄  作者:高阳 书号:39785  时间:2017/9/8  字数:13063 
上一章   第二十八章    下一章 ( → )
    也就是前后脚的功夫,朱友仁从赵忠那里回来,一看刘二当门而坐,丧着脸,不言不语,不觉大为诧异。

  “你这是⼲什么?谁欠得你多,还得你少似地!”

  “老大,”刘二这半天的回想,已觉事有蹊跷,怯怯的问道:“你可曾派过一个姓陈的传话?”

  “没有啊!传什么话?”

  刘二不答,管自己又问:“那天在太⽩楼一起吃蟹喝酒,说是王翠翘的弟弟那个姓李的,是不是在赵总管那里有差使?”

  “你说什么梦话?姓李的倒是遇见了,他说王翠翘要来看我,有话面谈。”

  “他没有提王翠翘。老大,我再问你,赵大人可是亲笔下条子,说要把吴四杀掉?”

  这件事他听赵忠说过,点点头答道:“这倒是有的。不过——”

  刘二无心听他的转语,脸上愁容一扫,如释重负似地说:“那还好!吴四已经被抓走了。”

  朱友仁大惊失⾊“你怎么说?”他抓住刘二的膀子问:“吴四被抓走了?谁来抓的?”

  “就是那姓李的。他带着赵大人亲笔下的条子。”

  “什么?赵大人的条子,怎么会到了他手里?”

  “这件事,”刘二吃力地说:“‘六月里冻死一支老绵羊’,说来话长了!”

  等他结结巴巴说完,朱友仁一口唾沫吐在他脸上,跳脚大骂:“你看你⼲的好事!无用的东西,会上人家这样的当!现在人呢?”

  “那还不带走了!是带到总督衙门。”

  朱友仁一言不发,掉头就走;直奔赵忠寓所,细陈经过。“坏了!”赵忠顿⾜长叹“晚了一步!我没有想到你如此无用,连蔵个人都蔵不住。”

  受了责备的朱友仁,不敢辩解,只说:“总管,刀下留人,也许还来得及!”

  这句话提醒了赵忠,立即吩咐准备快马,带着朱友仁和随从,一阵风似的卷到总督衙门,也不下马,一直闯进辕门,勒住缰绳,不及下马,便立即喊道:“有紧急公事见胡总督。”

  卫士都认识赵忠,知道他是赵文华面前的红人,气焰极盛,所以不敢怠慢,即时为他通报。

  走到花厅,只见总督正在审问吴四,厅內除了阿狗以外,其余的侍从,都被摒拒在外。见此光景,不敢冒昧,只在窗外探头探脑地张望着。

  “进来!”胡宗宪发现以后,大声吩咐。

  听完报告,他便待起⾝接见,阿狗不便拦阻,只说了一句:“紧急公事,莫非是京里来的圣旨?”

  这下,胡宗宪被提醒了“赵总管可曾提到,是圣旨还是什么?”他问。

  “只说是紧急公事。”

  若是圣旨,当然要说明⽩,不是圣旨,再紧急也可以暂时搁一搁。就这时候,只见阿狗向吴四呶一呶嘴,胡宗宪越发明⽩赵忠的来意了。

  “好!”胡宗宪吩咐“请总管在二堂中坐,我马上就来!”

  接着,胡宗宪将阿狗唤到一边,商量应付之道;阿狗是早就想好了的,随即答道:“很明显的,赵忠是来要人;当然也有赵大人手谕,拒绝了要得罪人,犯不着,只有速速作个了断!”

  胡宗宪心想,人头落地,赵忠无可奈何,而又不至于得罪赵文华,此计甚妙!随即喊一声:“多来几个人!”

  一来来了六个卫士,胡宗宪下令:立斩吴四!同时吩咐,就在花厅外的马槽中处决,等着复命。

  一听这话,吴四吓得瘫痪在地,不必上绑,倒省了好多事,卫士们横拖直拽,弄到马槽里,一刀斩迄。从受令到复命,胡宗宪的一杯茶还没有喝完。

  赵忠却已等得不耐烦了,在二堂上不住打转;一见胡宗宪出现,立刻了上去,一面行礼,一面说道:“跟大人回话,有件紧急公文,请大人过目。”

  胡宗宪接过来一看,是赵文华所统辖的一个营的呈文,说‮出派‬一名谍探吴四,立功甚伟,请予叙奖。

  “原来吴四有这么一个⾝分,我倒不知道。”胡宗宪问“如今怎么样呢?”

  “敝上让我来跟大人说,要把吴四带回去,还有件以军法从事的手谕,亦要收回。”

  “收回手谕,当然遵办。要人就不知道怎样了。”胡宗宪说“你恐怕来晚了一步。”

  “请大人明示。”

  接着便喊人来问吴四的下落,回答是:“已经奉命正法了!”

  “这可是无法挽救的事了!请你上复大人,说我已恪遵手谕,奉行完毕。”

  面⾊如死的赵忠,好半天才能出声:“大大,事已如此,无话可说。那道手谕,大人答应过的,请让我带回去。”

  胡宗宪心想,看赵忠的脸⾊,大有愤恨之意,说不定会出花样报复。为防万一,赵文华的亲笔要留着做个证据;但亦不便公然拒绝,只连声答说:“好,好!不过吴四既已正法,还要出告示以昭儆戒。那道手谕要引叙在本示之內,等我关照他们办好了公文,马上就可以将那道手谕奉缴。”

  这一下,赵忠气上加气,脸⾊越发难看;霍地起⾝,草草一揖,头也不回地走了。

  谁也没有料到,吴四的被杀,会被认为是一件异常严重的事。

  赵文华、赵忠主仆,也是越细想,越觉得吴四的被杀,是一个极危险的信号。因为,吴四的生死,已成了赵文华的威望能否保持的一种考验。

  从这一次镇兵南来,赵文华很成功地在东南军民的心目中,建立了一个印象:他,上马治军,下马管民;是有绝对的权威,⾼⾼在总督之上。由于有此权威,他才能假冒战功,苛扣军饷,就地搜括,假军需紧急的名义,征税、征粮、征伕子、征车船,为他将从朝廷、百姓,以及倭寇、海盗中巧取豪夺来的金银财宝,源源北运。除了自己发横财以外,还要进贡皇帝,献媚严家⽗子,并且分润那些守不佳的,包括御史、给事中在內的京官。这样才可以在稳住禄位之余,进一步猎取⾼官厚爵。

  如今,却由于胡宗宪的计谋,很巧妙地打击了他的威望。虽然整饬军纪,以及吴四伏诛,都在布告中引用了他的指示;但明眼人一望而知,这是胡宗宪的主张,不过奉他的名义以行而已。这也就是说,他已不能不屈从胡宗宪的主张;胡宗宪的实际权力,已凌驾而上了。

  权威的建立很难,要摧毁却很容易。尤其是赵文华和赵忠都知道,他们主仆在东南的苛征暴敛,使得老百姓恨之切骨。军营中因为他种种苛扣,而且赏罚不明,亦早有不満的风声。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巩固权力,方能镇庒得住;权威一堕,岂仅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予取予求,甚至会引起兵变民,连命都不保。

  当然,也还有情绪上的郁结。赵忠则更对阿狗恨⼊切骨;他自觉⾜智多谋,无人可及,谁知竟为一个“啂臭小儿”玩弄于股掌之上,真有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之感。

  因此,赵忠极力怂恿主人与胡宗宪为难,当然也要拔去阿狗这支眼中钉。他想了许多花样,有些是可以告诉赵文华的,有些是需要临事才提出的,而有些则是他可以做了再说的。

  阿狗全然无此警觉。除掉吴四,是他一件深感得意的事,渴盼着能与人分享这份快慰。这样,自然而然就想到了王翠翘。

  第二天,起个大早去探望,王翠翘刚做完早课,听说阿狗来了,自然⾼兴。但想到了出了家尘缘已断,怕心云老师太不准她会见,所以踌躇着不敢去陈告,以致于阿狗等了又等,竟有些不耐烦了。

  幸好,王翠翘颇得人缘,便有人代她去央求,出乎意外地,心云师太与平常心肠极软的老太太无异,连声说道:“让他们相会,让他们相会!”而且吩咐,豁免了王翠翘这天的功课,又关照香积厨,留“李施主”在庵內吃斋。

  真是“人逢喜事精神慡”王翠翘既喜“兄弟”来会,又欣慰于心云的慈祥,所以容光焕发,一脸的喜气。加以虽落了发,却戴着僧帽,一件清绢面、⽩绣里的长袍,裁剪得十分合⾝,纤纤双手,持一串奇南音的佛珠,别具一种飘逸出尘的丰神,将阿狗看得呆住了。

  “傻瓜,”王翠翘还是未出家以前,对阿狗特有的那种亲昵口吻“莫非不认识我?”

  “是有点不太认识!”阿狗稚气地说“庵里吃素,会这样红光満面,实在奇怪。”

  “有什么奇怪?境由心造;心静了,自然觉得处处安乐,气⾊就好了。”

  “你倒在这里享清福了!我跟二爷,可是九死一生,差点不能跟你再见面!”

  “怎么?”王翠翘急急说道“兄弟,你细细讲给我听。”

  “事情太多,不知道从何讲起?从你落发的那天,我一出这座庵就遇见怪事。以后一连串想不到的遭遇。这不多的几天,我真象过了几十年一样。”

  “喔!”王翠翘不知道怎么说了,只用催促的眼⾊望着他。

  “先说一个人,素芳死了!”

  “她死了!”王翠翘大惊“怎么死的?”

  “为救我跟二爷!这件事说来话太长,也太惨!”阿狗换了个话题“我再说一个人,吴四也死了!”

  “那又是怎么回事?”

  “长话短说,从打听到他躲蔵的地方,一直到齐他露面,完全是我一手包办。这件事做得太痛快!”

  看他笑容満面的样子,王翠翘不由得双手合什,喃喃说道:“罪过,罪过!兄弟,你杀了人应该忏悔宿业,不可这样子‮忍残‬。冤冤相报,世世不了!”

  満怀得意的阿狗,本以为王翠翘亦会拊掌称快;谁知换来的是这样的反应,就象被泼了盆冰⽔似地,大为扫兴。不过在她面前,他一直顽惯了的,所以毫不考虑地反相讥:“照这样说,你该去替他念一卷‘倒头经’”!”

  “不要瞎说!哪有比丘尼替男施主去念‘倒头经’的。”

  看她微有不悦,阿狗不敢再说下去了,沉默了一会,王翠翘开口了。

  “素芳怎么死的呢?”

  这件事措词更要谨慎了,想了一下,他说“翠翘姊——”

  刚唤得一声,便为王翠翘打断:“兄弟,你叫我的法名‘悟真’,莫用俗家的称呼。”

  阿狗又碰了个钉子,心里不免气闷,念头一转,又觉好笑,自觉真是所谓“现世报”忍住笑说:“我不好用俗家的称呼叫你,你又怎么用俗家的称呼叫我‘兄弟’?”

  王翠翘也笑了,笑停了说:“叫你的小名不雅,‘李爷’什么的,又显得生分了。看来只有叫兄弟最好。”她忽然叹口气:“唉!原来割断俗缘,也真不容易!”

  “你也知道俗缘不容易割断!”阿狗略有警觉“翠翘姊,你看素芳是怎么样一个人?”

  “这很难说了!素芳不是寻常妇女,有须眉气,不过,女人到底是女人。”

  “女人怎么样呢?”

  “兄弟,”王翠翘摇‮头摇‬“我是出家人,不便谈那些事。”

  “这又奇了!”阿狗故意她“有什么不能说的?人都死了,莫非你还说她不好?”

  “不是,不是!兄弟,我决没有那个心。”王翠翘中了将之计,不由得说了实话“我平时看她对明山很有意思。男女相悦,与生俱来,我说她‘女人到底是女人’,也就是指此而言。”

  “那,”阿狗故意这样半真半假地说:“你倒不吃醋?”

  “我吃什么醋?当时我就有意思替他们撮合,只是顾虑她子恐怕太刚。女人总以温柔为主,所以搁了下来。不想从此再不能见面,也就不必再提我的心愿了!”

  原来王翠翘竟有这样的心愿,倒是阿狗所想不到的;既然如此,就不必再有任何顾忌。即时有些动地说:“翠翘姊,你说她子刚,不知道她还烈;刚烈之外,还有侠义之心,真正是了不起的人!”

  接着便谈素芳如何为情所驱,要求徐海,而又不肯辜负罗龙文对她家的恩德,竟舍⾝以两全。而谈素芳,又必得谈到他与徐海被围捕,以及罗龙文态度的转变,事情复杂,枝节繁多,一直谈到中午,方始告一段落。

  王翠翘一直是带着泪光,静静倾听,那种全神贯注的神态,就⾜以说明她对素芳是如何关怀与感动。可是听完以后,她却什么话都没有说,匆匆起⾝而去。

  这样的态度。颇令人不解,阿狗觉得无趣,不免自问,自己应该不应该谈这件事?

  不多一会,王翠翘去而复回,后面跟着个老佛婆,一个人端一个托盘。阿狗一望之下,随即省悟,自己误会了她的态度,她是怕他饿了,急着去替他张罗午饭。

  四样素菜一缶⽩饭之外,还有一把瓷酒壶,这就很出人意料了!

  “怎么?”阿狗问道“你们这里不噤酒?”

  “酒是五荤之一,本来应该噤的。不过,心云老师太的想法不同;酒也有酒的好处,出家人未见得不能尝。款待施主,只要是不会的,也可以供酒。”王翠翘说:“酒是自己采果子酿的,不烈,很香,这是心云老师太自己享用的,我替你要了一壶来,你慢慢喝!”

  由这段话可以想见,心云老师太对他颇为看重。阿狗笑道:“这倒让我受宠若惊了!原来心云老师太的戒律,另有一套。”

  “她是以德服人,大家守规矩,不在乎戒律严峻,只是不忍拂她老人家的意而已。”

  阿狗心想,能让王翠翘佩服的人不多,对这心云老师太,真想见一见,看她如何以德服人?不过,不便冒昧请求,怕王翠翘做不到,会感到为难。

  “翠翘姐,你应该饿了。”

  “我吃不下。”

  “为什么?”阿狗问道“莫非——”

  “是的。”王翠翘知道他要问的是什么“素芳的遭遇,我听了很难过。我不及她!”

  这最后一句话,使得阿狗不能再狼呑虎咽了。“翠翘姊,”

  他说“我从来没有见你服过输。”

  “实在是我输了!”她很快又改口“不!我不该这么说!我没有跟她赌什么。我应该敬重她、感她!”

  “对了!”阿狗很快地接口“她救了二爷。”

  “还有你。”王翠翘说“我在这世界上最亲的两个人,都是她救的命,我怎么能不感!可是,我不知道怎么报答?”

  “有个最好的办法。翠翘姊,我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为什么不说。难道你说错了,我还怪你?”

  “我倒不以为自己是错了,只怕翠翘姊明知道不对,仍旧不愿意听我的劝。”

  “你要劝我什么?”

  “把头发留起来还俗,或者先还俗,再留头发。”阿狗停了一下说:“翠翘姊,你懂我的意思吧?”

  “我懂!”王翠翘歉然地答说:“不过,我实在办不到!”

  “那就不必再说了。”阿狗拿眼望着窗外“你对素芳的感,也是多余的。”

  刚谈到这里,只见窗外有急匆匆的人影,两人不由得都中止了谈话,定睛细看,进来的是悟能。

  “李施主,总督衙门派了人来,说是胡总督立等你回去。”

  “喔,”阿狗为防其中有诈,起⾝向王翠翘说:“我先看看去!”

  走出大殿一看,果然是胡宗宪贴⾝的卫士:“总督等李爷,急如星火!”他说“快请回去吧!”

  竟不容阿狗向王翠翘作别,那卫士便硬劝着将他弄走了。王翠翘不免怏怏,因为还未细问徐海的近况。不过她料定阿狗第二天还会再来,只好勉強打起精神,从经卷中去排遣寂寞情怀;期待着阿狗再来时,首先要谈徐海。

  回到总督衙门,直接被引到胡宗宪的“签押房”非常意外地,发现罗龙文也在;再有一个,面目黧黑,満脸风尘,觉得十分面善,细看一看,方始想起,是陈可。

  “原来陈秀才回来了!”他既惊且喜地说:“恭喜,恭喜,一路顺风。”

  “多谢!”陈可起⾝与阿狗对揖“总算未辱总督所命!”

  照此说来,陈东是就擒了!阿狗便向胡宗宪长揖道贺:“恭喜大人,大功告成了。”

  “还不能这么说。前途多艰,全靠大家协力。你坐下来,也听听陈秀才此行的成就。”

  陈可的叙述,已近尾声。不过他前面所说过的话,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悉如预期”第一批遣返的倭人,自乍浦出海以后,陈东便大肆煽动;好在陈可与辛五郞都很深沉。一到九州,正当陈东兴⾼采烈地与旧识纷纷周旋时,陈可已由辛五郞的安排,悄悄会见了萨摩藩主岛津,呈上胡宗宪的亲笔信函,说明陈可是他的全权密使,有许多有关彼此利益的大事,皆由陈可面述。

  他的口才很好,首先表明修好的诚意;其次指出‮国中‬决心要消除倭人带来的一切纷扰;接着又引述许多例证,说倭人是受了汉奷的利用,为虎作伥,所失者大,所得者小。如愿修好,胡宗宪将奏请朝廷,重开勘合船,恢复互市。易所⼊,远比拿命换来的劫掠之物多得多。

  可是最能打动岛津的是,陈可以岛津本⾝的安危,提出忠告。他对东瀛之岛的情势有很深刻的了解,自“应仁之”以后“将军”的威令不行;“室町幕府”的实权,落于“管领”之手,而管领又为其“家臣”所抑制,以下苛上之风极盛。纪纲沦丧,豪強兼并;群雄并起,唯力是视。关东固然四分五裂,关西及其他地方,亦是变相寻。

  陈可劝岛津,且不说相模的北条氏、越后的上杉氏、甲斐的武田氏、骏河的今川氏、三河的松平氏、尾张的织田氏、美浓的斋藤氏,以及伊势、近江等地的強藩,虎视眈眈;即以九州而论,有少贰、大友、菌池、伊东诸家,都在俟机而动。萨摩藩属下的壮丁,每年坐着挂有“八幡大菩萨”旗帜的大船,远征‮国中‬东南沿海,去多归少,好些小岛成了寡妇岛。长此以往,何能守国?少贰、大友诸氏,可以兵不⾎刃并呑了萨摩。

  “主要的因为这一番话,岛律才乐于化⼲戈为⽟帛。”陈可很得意地说:“原以为陈东跟岛津有特殊渊源,得要大费⾆,才能让他勉強答应要求。谁知经此一来,毫不费力地把陈东弄到手,实在是托大人的福!”

  “哪里,哪里!”胡宗宪谦虚地嘉慰“你远涉风波之险,因应得宜,才能建此大功。此外小华的策画、李同的协力,都是功不可没。事定叙奖,我一定要格外力保。”紧接着他又问:“你见到汪直没有?”

  “设法见了一面。他在五岛列岛,有存⾝不住之势,加以岛津改了主意,与我和睦相处,汪直就不再是的人物。此时是招抚的良机,他本人亦颇有受抚的意思。不过,此人多疑,不容易取得他的信任。”

  “既存此意,一定可以劝得他回来。”罗龙文矍然而起“倘有必要,我倒不辞此一行。”

  “不!罗师爷,你去未见得能取得他的信任。”

  “那么,谁呢?总有个能使他信任的人吧?”

  “是的!有一个。”陈可答说:“徐海!”

  听他说出这个名字,胡宗宪与阿狗都是既觉意外,又感欣喜,胡宗宪脫口说了一句:“太好了!”

  “还有件事,”陈可又说:“他似乎不相信他的老⺟、子、儿女,都好好地住在浙东。”胡宗宪看着罗龙文说:“小华,这倒是要请你辛苦一趟了。”

  “请吩咐!”

  “想请你去看看汪家眷属。”胡宗宪问“能不能想个什么法子,能让汪直相信他一家大小平安无恙。”

  “那容易!”罗龙文说“汪直五十岁始得子,连生两子,都十五六岁了,带出来一个替他送去。他家是怎么个情形,让他儿子自己告诉他。”

  “好!这办法好。事不宜迟,小华,你就略事摒挡,准备启程吧!”

  “是。”

  “⾜下旅途劳顿,请先好好休息。”胡宗宪对陈可说“今天晚上薄具杯盘,聊为洗尘,请赏光!”

  “不敢当。多谢大人!”陈可起⾝告退。

  “本来我找你回来,是有个消息要告诉你,如今却要抓你的差了!”

  “我知道。要我去接徐海来。”阿狗答说“请大人先把要告诉我的消息告诉我。”

  “有人要不利于你,你非躲在我这里,不能免祸,所以我赶紧派人把你找了回来。”

  不言可知,这要不利于他的人,若非赵文华即是赵忠。阿狗恭恭敬敬地答:“多谢大人庇护。”

  “如今你要去接徐海,又非我派人护送不可。这倒还不急;我们先商量商量,看这件事要不要上闻?”

  这就是说,要不要把这件事告诉赵文华?如果仅仅是报告备案,自无不可。难办的是除非瞒着他;若是跟他一说,在体制上就仿佛请批准其事,那一来⿇烦就多了!

  “我们先研究,告诉了他,他可能会有哪些话说?”

  “这要从汪直谈起。”罗龙文说“华公好大喜功,恐未必以招抚为然。”

  “不招抚怎么办?他还能到五岛列岛去把汪直抓回来不成?”

  “不!我的话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他可能会改招抚为捕。”

  “那怎么行?”胡宗宪说:“杀降不祥,一之为甚,岂可再乎?”

  “而且,”阿狗接口“徐海亦决不肯做这样造孽的事。”

  “徐海?”罗龙文大摇其头“我看就是徐海自己肯,他亦不见得肯。华公多疑,一定以为这是纵虎归山的一计,是总督找个藉口放徐海逃走。”

  胡宗宪深深点头,考虑了一会说:“照你们俩的话,是不告诉他的好?”

  罗龙文与阿狗都不作声,因为这又是徐海得以出头的好机会,如果放弃了,又觉得可惜。当然,此一感觉在阿狗更甚于罗龙文。

  “回总督的话,”阿狗回忆前情,不免又有些动“徐海的遭遇,三翻四复,处处委屈,真有点心灰意懒了。如今的徐海,已不是从前那样的生龙活虎;作个譬方,好象一支‘煨灶猫’。倘或没有啥好鼓励他的,只怕他去了也没有用!”

  “是,是!”胡宗宪的态度和措词,都很谦诚;⾜以看出他內心的不安“恢宏志士之气是最要紧的!这一点我很惭愧,做得不够。如果你们有什么我做得到的办法,尽请指教,我一定照办。”

  “办法总有的。”罗龙文徐徐说道:“我看,此事宜缓!请总督通盘想一想看,华公不就到了应该班师的时候了吗?”

  想一想果然。陈东就逮,倭人全部遣返,军务告一结束,以后就是抚辑地方,恢复元气的善后事宜了。奉旨督师的赵文华,没有不还朝复命而仍逗留在东南的道理。

  “等华公一走,东南全局,统由总督主持;那时掣肘无人,事事容易,奉请以徐海出海,说汪直来归。不劳师、不糜饷,而能消此隐患,朝廷颇有不准之理?”徐海亦就可以建功出头了!”

  看得远,想得深,毕竟还推罗龙文。胡宗宪大为欣快“好了,极大难题,得小华一言而解。”他向阿狗说“大致就这么办吧!明天我就派人到桐乡。晚上请你来陪陈可。”

  这是暗示人可以暂且告退了。阿狗知道胡宗宪跟罗龙文还有许多不能为外人道的话要谈,很知趣地起⾝告辞。果然,他的料想不错,胡宗宪要向罗龙文一倾肺腑:“小华!”他说“很多人在我面前提到你:说你非复如前了。”

  “总督,你信不信呢?”

  “我不信。或者这么说,我不愿相信。”

  说到头来,还是不信,罗龙文平静地答说:“也难怪总督,可是,我亦有不得已的苦衷。为了取信于人,我不能不有所表现,我这凄苦心,倘或总督不谅,就不会有人谅解了。”

  “我当然会谅解,不过,也要让我知道你的苦心才行。”

  “是!我早就想奉陈了,苦于不得起便。我的苦心决不能形诸褚墨,唯有面陈。”罗龙文用低沉的声音说:“我常在想,总督才大如海,胜天⽔百倍,何必受他的制。而且,我看天⽔迟早必败,总督如倚此人为奥援,则冰山一倒,万事皆休。所以我有个打算,藉天⽔为梯阶,作东楼的上客,既以报答知己,亦以一展抱负。”

  所谓“报答知己”即是为胡宗宪越过赵文华而直接搭上严家⽗子的关系。胡宗宪当然感,拍拍罗龙文的背说:“好!就这一句话我全懂了。我们不必再多说。”

  罗龙文点点头,与胡宗宪四目相视,取得了至深的默契。“小华,我们另外商量一件事,你看,怎么才能把天⽔早早撵走?你看,我开门见山地问他,何⽇班师还朝?如何?”

  “不宜如此!天⽔量窄多疑,必生误会;万一负气不走,可就搞成无法弥补的僵局了。”

  “然则计将安出?”

  罗龙文想了一会说:“总督不必管了,这件事给我。不过,我要在粮台那里支五千两银子。”

  “够吗?”

  “不够再说。”

  “好!”胡宗宪随即提笔写了一张条子,核桃大的字,只有四个:“提银五千。”下面署了一个“贞”字。

  “事不宜迟,我马上去办。”罗龙文起⾝说道:“这两天我的形迹要疏远些。若非至急之事,请总督不必派人来找我。”

  为了要跟赵文华把关系拉紧,当然在表面上要远离胡宗宪,这是不消说得的。

  “你请吧!心照不宣。”

  揣起胡宗宪那张提银的⽪条,罗龙文坐车专访胡元规。多时不见,少不得叙一番契阔;寒暄既罢,罗龙文问道:“可有好砚?”

  胡元规的当铺,好砚甚多,但要好到如何程度,须得先问一问。

  “你是自用,还是送人?”

  罗龙文是此道的大行家,一听这话就懂得他的意思,如果是自用,只求砚好价廉,得其实惠;倘是送人,则不但要好砚,而且要名砚,价值可就不菲了。

  他是要送人,不过受者附庸风雅,并不精于鉴赏,这就在“好”与“名”之间,又有斟酌“我要名砚!”他说“名气越大越好!”胡元规微笑不语,走出客厅,找人来嘱咐了几句。不久有人捧来一个包裹,打开来一看,共是三方砚台,外面都是蜀锦棉套。胡元规注视了一下,先取最下面一块,递给罗龙文。

  ‮开解‬棉套,揭开红木砚盒,里面是一方⾊如猪肝,长约八寸,宽约五寸的端砚,罗龙文拿起来一看,背面刻着八个字,是行书:“持坚守⽩,不磷不碯。”再看边款,一面刻的是正楷:“枋得家蔵岳忠武墨迹,与铭字相若;此盖忠武故物也。枋得记。”

  看到这里,罗龙文不由得失声惊呼:“好家伙,这可名贵了!等我再看看。”

  先看背面那八字之铭,谢枋得以蔵岳飞的墨迹,证明那八字出于岳飞的手笔;从而又断定这方砚台是岳飞的故物。岳飞的遗墨,罗龙文亦见过许多,细玩笔意,觉得谢枋得的考证不错。再细察石质,的确出于端州旧坑,是宋以前所制成的砚台。

  “你再看另一面,还有文信国的铭。”

  另一面刻的是草书:“岳忠武端州石研,向为君直同年所蔵。咸淳九年十二月十有三⽇,寄赠天祥铭之曰:‘研虽非铁磨难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

  “君直”是谢枋得的号,他与文天祥既是同乡,又是同榜,所以称同年。由此一记一铭,这方好砚的来历就很明⽩了,先是谢枋得所珍蔵,在南宋理宗咸淳九年岁暮,寄赠文天祥;而文天祥殉国之志,早在南宋亡国之前七年,就见于此二十一字的砚铭了。

  “名砚,名砚!难得这两位大忠臣合在一起,真正稀世奇珍!”

  “再看这一方!跟忠武的遗物相配,确是珠联璧合。”

  这一方砚台,盒盖上题着名称,叫做“文信国绿蝉腹砚”长宽约只三寸,‮端顶‬石⾊发绿;中间受墨之处,微微凹进;而砚背隆起,仿佛蝉腹。这是得名的由来。

  砚上当然有铭,刻的是:“艾山攀髯之明年,叠山流寓临安,得遗砚焉。忆当⽇与文山象戏,亦‘⽟莺金鼎’一局,石君同在座右。铭曰:‘洮河石,碧于⾎!千年不死苌宏石。’”下面署款是“⾩羽”二字。

  叠山亦就是谢枋得的别号。这方蝉腹砚是他于文天祥殉国的第二年,在杭州所获。著《西台恸哭记》的谢臬羽,曾参文天祥的幕府,当年“象戏”时,曾亲见此“石君”——蝉腹砚在棋秤之侧。这方砚台之为文信国的遗物,来历分明,更无可疑。

  “今天眼福不浅。最难能可贵的是,渊源相联,天然成对。我再看看这一方。”

  另一方长方紫砚,亦是岳飞的遗物,长期寸,宽五寸,⾼三寸;上方有个圆“眼”石⾊发红,利用这个天然的物征,琢成旭⽇的形状。背面琢空一道槽,约有一支手指的大小。

  “论砚的本⾝,这一方比那两方差得多了!”罗龙文指着那道槽说。

  胡元规亦是鉴古的巨眼,懂得他的意思。原来砚石讲究齐整无疵,有“眼”就是⽑病。正面的那个眼,可以因材雕饰,藉以补救。背面的瑕疵,必是连补救亦难措手,所以索琢去了它,但好好的砚台,无缘无故凿一道槽,亦就不成名堂了。

  “砚以人重!”胡元规说“你再细看看。”

  罗龙文看砚台正面,左右片刻着两行小篆:右面四字“丹心贯⽇”;左面五字“汤鹏举志。”砚侧另有一行题记,楷书浅刻:“岳少保砚,向供宸御:今蒙上赐臣达。古忠臣宝砚也!臣何能堪?谨矢竭忠贞,无辱此砚。洪武二年正月朔⽇,臣徐达谨记。”

  看完,罗龙文笑了,轻轻将砚放下,踌躇无语。

  “如何?”胡元规问。

  “怎么说呢?”罗龙文指着片刻那两行篆字说:“这种款式很少见。刻在正面,⼊眼即知,是唯恐人不知为岳少保的故物;而脾气又不题名,只题‘鹏举’却又怕人家不知道这‘鹏举’就是岳少保的别字,特意点明他的籍贯。如此蔵头露尾,可真是用心良苦!”

  胡元规抚掌大笑“痛快,痛快!”他说“好一番诛心之论。”说着,将那方作伪的砚台,移向一边。

  “这两方名砚,可真教我为难了!”罗龙文想了一下,将移去的砚台又移回“这三方之中,请代替我挑两方。”

  胡元规不明⽩他的用意,愕然相问:“为什么要我挑?一真一伪,配不到一起。”

  “一真已经辱砚,两方皆真,教我怎么对得起两位大忠臣?”

  胡元规蓦地想起,权臣家奴,多喜附庸风雅,赵忠在这一阵子很收买了一些砚台。罗龙文物⾊这些名砚,大概亦是作馈赠赵忠之用。忠臣手泽,落于此辈之手,诚然是一大厄运!胡元规与罗龙文深有同感。

  “我知道了,你是送谁的礼。”他很快地代为作了一个选择“拿这方‘西贝货’配真忠武砚,相形对照,奇绽毕露,不如配文信国的蝉腹砚为宜。”

  “我也是这么想。可是又觉得份量轻了些。”

  “那也容易,加重份量,以多取胜就是。”

  于是,胡元规又找来两方砚。一方是李清照的遗物,背面有诗:“片石幽兰共语谁?输磨盾笔是男儿。梦回也弄生花管,肯蘸轻烟只扫眉。”署款:“萧西清子题。”

  另一方砚台的形态甚奇,是八角形。砚背刻四个字:“心太平庵”那是陆放翁的别号,可知亦是方宋砚。

  “这就很够了!”罗龙文说道:“我是为公事送礼,用不着我掏包来帮开价,不必客气!”

  “算两千银子吧!”

  “一句话。再请你给我找一串念珠。”

  胡元规想了一下说:“有一串。东西很名贵,也很新奇,价钱亦不贵。不过,规规矩矩念佛的人,嫌它不庄重,你要不要看看?”

  一看之下,正中下怀,是一串五⾊宝石联缀而成的念珠,确如胡元规所说,新奇名贵,但欠庄重。

  不庄重不要紧,受者本就是个欠庄重的人!”罗龙文将胡宗宪那张提银的条子了出去。

  “请你派人去领,扣掉你的价款,余下的存在你典当里。”  wWW.ujIXs.cOm
上一章   草莽英雄   下一章 ( → )
荆轲大将曹彬三舂争及初舂临邛卓家清末四公子柏台故事风尘三侠(高明末四公子乾隆韵事李娃
游记小说网将于第一时间更新草莽英雄,如果喜欢草莽英雄 免费VIP章节,那么请将草莽英雄 小说章节目录加入收藏方便下次阅读,游记小说网提供草莽英雄完本版阅读与草莽英雄免费下载,更多精彩尽在游记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