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小说网将于第一时间更新孔子家语免费VIP章节
|
|
游记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孔子家语 作者:佚名 | 书号:10154 时间:2017/3/26 字数:4660 |
上一章 王言解 下一章 ( → ) | |
孔子閒居,曾參侍.孔子曰:“參乎,今之君子,唯士與大夫之言可聞也.至于君子之言者,希也.于乎,吾以王言之,其不出戶牖而化天下.”曾子起,下席而對曰:“敢問何謂王之言?”孔子不應,曾子曰:“侍夫子之閒也,難對,是以敢問.”孔子又不應.曾子肅然而懼,摳⾐而退,負席而立.有頃,孔子歎息,顧謂曾子曰:“參,汝可語明王之道與?”曾子曰:“非敢以為⾜也,請因所聞而學焉.”子曰:“居,吾語汝.夫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是以非德道不尊,非道德不明.雖有國之良馬,不以其道服乘之,不可以道里.雖有博地眾民,不以其道治之,不可以致霸王.是故昔者明王內修七教,外行三至,七教修然后可以守,三至行然后可以征.明王之道,其守也則必折衝千里之外,其征則必還師衽席之上.故曰內修七教,而上不勞;外行三至,而財不費.此之謂明王之道也.”曾子曰:“不勞不費之謂明王,可得聞乎?”孔子曰:“昔者帝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夫如此,何上之勞乎.政之不平,君之患也,令之不行,臣之罪也.若乃十一而稅,用民之力,歲不過三⽇,⼊山澤以其時,而無征,關譏市鄽,皆不收賦,此則生財之路,而明王節之,何財之費乎?”曾子曰:“敢問何謂七教?”孔子曰:“上敬老則下益孝,上尊齒則下益悌,上樂施則下益寬,上親賢則下擇友,上好德則下不隱,上惡貪則下恥爭,上廉讓則下恥節,此之謂七教.七教者,治民之本也.政教定,則本正也.凡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則何物不正.是故人君先立仁于己,然后大夫忠而士信,民敦俗璞,男愨而女貞,六者,教之致也.布諸天下四方而不怨,納諸尋常之室而不塞,等之以禮,立之以義,行之以順,則民之棄惡,如湯之灌雪焉.”曾子曰:“道則至矣,弟子不⾜以明之.”孔子曰:“參以為姑止乎?又有焉.昔者明王之治民也,法必裂地以封之,分屬以理之,然后賢民無所隱,暴民無所伏.使有司⽇省而時考之,進用賢良,退貶不肖,然則賢者悅而不肖者懼.哀鰥寡、養孤獨、恤貧窮、誘孝悌、選才能.此七者修,則四海之內,無刑民矣.上之親下也,如手⾜之于腹心.下之親上也,如幼子之于慈⺟矣.上下相親如此,故令則從,施則行,民懷其德,近者悅服,遠者來附,政之致也.夫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尋,斯不遠之則也.周制,三百步為里,千步為井,三井而埒,埒三而矩,五十里而都封,百里而有國,乃為福積資求焉,恤行者有亡.是以蠻夷諸夏,雖⾐冠不同,言語不合,莫不來賓.故曰無市而民不乏,無刑而民不亂.田獵罩弋,非以盈宮室也.徵斂百姓,非以盈府庫也.慘怛以補不⾜,禮節以損有餘,多信而寡貌.其禮可守,其言可覆,其跡可履.如飢而食,如渴而飲.民之信之,如寒暑之必驗.故視遠若邇,非道邇也,見明德也.是故兵⾰不動而威,用利不施而親,萬民懷其惠,此之謂明王之守,折衝千里之外者也.”曾子曰:“敢問何謂三至?”孔子曰:“至禮不讓而天下治,至賞不費而天下士悅,至樂無聲而天下民和.明王篤行三至,故天下之君,可得而知,天下之士,可得而臣,天下之民,可得而用.”曾子曰:“敢問此義何謂?”孔子曰:“古者明王,必盡知天下良士之名,既知其名,又知其實,又知其數,及其所在焉.然后因天下之爵以尊之,此之謂至禮不讓而天下治.因天下之祿以富天下之士,此之謂至賞不費而天下之士悅.如此,則天下之民,名譽興焉,此之謂至樂無聲而天下之民和.故曰:『所謂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下之至親也.所謂天下之至明者,能舉天下之至賢者也.』此三者咸通,然后可以征.是故仁者莫大乎愛人,智者莫大乎知賢,賢政者莫大乎官能.有土之君,修此三者,則四海之內,供命而已矣.夫明王之所征,必道之所廢者也,是故誅其君而改其政,弔其民而不奪其財.故明王之政,猶時雨之降,降至則民悅矣.是故行施彌博,得親彌眾此之謂還師衽席之上.” 译文 孔子在家闲居,弟子曾参在⾝边陪侍。孔子说:“曾参啊!当今⾝居⾼位的人,只能听到士和大夫的言论,至于那些有⾼尚道德君子的言论,就很少听到了。唉,我若把成就王业的道理讲给居⾼位的人听,他们不出门户就可以治理好天下了。” 曾参谦恭地站起来,走下坐席问孔子:“请问先生,什么是成就王业的道理呢?”孔子不回答。曾参又说:“赶上先生您有空闲的时候也难,所以敢大胆向您请教。”孔子又不回答。曾参紧张而害怕,提起⾐襟退下去,站在座位旁边。 过了一会儿,孔子叹息了一声,回头对曾参说:“曾参啊!大概可以对你谈谈古代明君治国之道吧!”曾参回答说:“我不敢认为自己有了⾜够的知识能听懂您谈治国的道理,只是想通过听您的谈论来学习。” 孔子说:“你坐下来,我讲给你听。所谓道,是用来彰明德行的。德,是用来尊崇道义的。所以没有德行,道义不能被尊崇;没有道义,德行也无法发扬光大。即使有一国之內最好的马,如果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来使用骑乘,它就不可能在道路上奔跑。一个家国即使有广阔的土地和众多的百姓,如果国君不用正确的方法来治理,也不可能成为霸主或成就王业。因此,古代圣明的国君在內实行‘七教’,对外实行‘三至’。‘七教’修成,就可以守卫家国;‘三至’实行,就可以征伐外敌。圣明国君的治国之道,守卫家国,一定能击败千里之外的敌人;对外征伐,也一定能得胜还朝。因此说,在內实行‘七教’,国君就不会因政事而烦劳;对外实行‘三至’,就不至于劳民伤财。这就是所说的古代明王的治国之道。” 曾参问道:“不为政事烦劳、不劳民伤财叫做明君,其中的道理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孔子说:“古代帝舜⾝边有两个得力臣子禹和皋陶,他不用走下坐席天下就治理好了。这样,国君还有什么烦劳呢?家国政局不安,是国君最大的忧患;政令不能推行是臣子的罪责。如果实行十分之一的税率,民众服劳役一年不超过三天,让百姓按季节进⼊山林湖泊伐木渔猎而不滥征税,易场所也不滥收赋税,这些都是生财之路,而圣明的君主节制田税和使用民力,怎么还会浪费财力呢?” 曾参问:“敢问什么是七教呢?” 孔子回答说:“居上位的人尊敬老人,那么下层百姓会更加遵行孝道;居上位的人尊敬比自己年长的人,下层百姓会更加敬爱兄长;居上位的人乐善好施,下层百姓会更加宽厚;居上位的人亲近贤人,百姓就会择良友而;居上位的人注重道德修养,百姓就不会隐瞒自己的观点;居上位的人憎恶贪婪的行为,百姓就会以争利为聇;居上位的人讲廉洁谦让,百姓就会以不讲气节德为聇。这就是所说的七种教化。这七教,是治理民众的本。政治教化的原则确定了,那治民的本就是正确的。凡是⾝居上位的人,都是百姓的表率,表率正还有什么不正的呢?因此国君首先能做到仁,然后大夫也就会做到忠于国君,而士也就能做到讲信义,民心敦厚民风淳朴,男人诚实谨慎女子忠贞不二。这六个方面,是教化导致的结果。这样的教化散布天下四方而不会产生怨恨情绪,用来治理普通家庭而不会遭到拒绝。用礼来区分人的等级尊卑,以道义立⾝处世,遵照礼法来行事,那么百姓放弃恶行就如同用热⽔浇灌积雪一样了。” 曾参又说:“这样的治国方法确实是最好的了,只是我不⾜以进一步深⼊理解它。” 孔子说:“你以为这些就够了吗?还有呢!古代圣明的君主治理百姓,按照法规,一定要把土地分封下去,分别派官吏来治理。这样,贤良的人不会被埋没,顽劣的暴民也无处隐蔵。派主管员官经常视察定时考核,进用贤良的人,罢免贬斥才能品德差的员官。这样一来,贤良的人就会愉快,而才能品德差的员官就会害怕。怜悯无或丧的老年男子和无夫或丧夫的老年妇女,抚养幼年失⽗的儿孤和老年无子的人,同情穷苦贫困的人,导百姓孝敬⽗⺟尊重兄长,选拔有才能的人。一个家国做到这七个方面,那么四海之內就没有犯罪的人了。⾝居上位的人爱护百姓,如同手⾜爱护腹心;那么百姓爱戴居上位者,也如同幼儿对待慈⺟。上下能如此相亲,上面的命令百姓就会听从,措施也得以推行,民众会感怀他的德政,⾝边的人会心悦诚服,远方的人会来归附,这真是政治所达到的最⾼境界。伸开手指可以知道寸的长短,伸开手可以知道尺的长短,展开肘臂可以知道寻有多长,这是近在⾝边的准则。周代的制度以三百步为一里,一千步见方为一井,三井合为一埒,三埒成为一矩,五十里的疆域可以建大城市,分封百里的土地可以建国都,这是为了积蓄生活所需的物品,让安居的人帮助居无定所的人。因此,偏远地方的少数民族,虽然服装不同,言语不通,没有不归附的。所以说,没有市场易百姓也不缺乏生活用品,没有严刑峻法社会秩序也不会混。捕猎野兽鱼鳖不是为了充盈宮室,征敛赋税也不是为了充实国库,这样精心地准备是为了补救灾年的不⾜,用礼节来防范逸奢靡。多一些诚信少一些文饰,礼法就会得到遵守,国君的话百姓就会听信,国君的行为就会成为百姓的表率。国君和百姓的关系就像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一样;百姓信任国君就像相信寒来暑往的规律一样。国君离百姓虽远,可觉得就像在⾝边一样,这不是距离近,而是四海之內都可看到圣明的德政。所以不动用武力就有威慑之力,不必赏赐财物臣民自然亲附,天下百姓都感受国君的恩惠。这就是所说的圣明国君守御家国的方法,也是能打败千里之外敌人的原因。” 曾参又问:“敢问什么是三至呢?” 孔子回答说:“最⾼的礼节是不谦让而天下得到治理,最⾼的奖赏是不耗费财物而天下的士人都很⾼兴,最美妙的音乐是没有声音而使百姓和睦。圣明的国君努力做到这三种极致,就可以知道谁是能治理好天下的国君,天下的士人都可以成为他的臣子,天下的百姓都能为他所用。” 曾参问:“敢问这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回答说:“古代圣明的国君必定知道天下所有贤良士人的名字,既知道他们的名字,又知道他们的实际才能,还知道他们的人数,以及他们所住的地方,然后把天下的爵位封给他们使他们得到尊崇,这就是最⾼的礼节,不谦让而天下得到治理。用天下的禄位使天下的士人得到富贵,这就是最⾼的奖赏,不耗费财物而天下的士人都会⾼兴。如此,天下的人就会重视名誉,这就是最美妙的音乐没有声音而使百姓和睦。所以说,天下最仁慈的人,能亲和天下至亲的人;天下最明智的人,能任用天下使百姓和睦的人;天下最英明的人,能任用天下最贤良的人。这三方面都做到了,然后可以向外征伐。因此,仁慈者莫过于爱护民人,有智者莫过于知道贤人,善于执政的君主莫过于选拔贤能的官吏。拥有疆土的国君能做到这三点,那么天下的人都可以与他同呼昅共命运了。圣明君主征伐的家国,必定是礼法废弛的家国。所以要杀掉他们的国君来改变这个家国的政治,慰抚这个家国的百姓而不掠夺他们的财物。因此圣明君主的政治就像及时雨,降下百姓就愉。所以,他的教化施行的范围越广博,得到亲附的民众越多,这就是军队出征能得胜还朝的原因。” 评析 这是孔子与弟子曾参一篇完整的对话。这篇对话又见于《大戴礼记-主言》。清人王聘珍认为:“王肃私定《孔子家语》,盗窃此篇,改为《王言》,俗儒反据肃书,改窜本经,亦作《王言》,非是。”他认为本篇当作《主言》。仔细对照两篇,觉得《大戴礼》本篇多有脫漏,不及《家语》完整。本篇主要说明作为统领天下的王者,如何不出户牖而教化天下,其宗旨是“內修七教,外行三至” Www.UjIxS.CoM |
上一章 孔子家语 下一章 ( → ) |
孝经吕氏舂秋文心雕龙商君书后汉书汉书素书天工开物伤寒论吴子 |
游记小说网将于第一时间更新孔子家语,如果喜欢孔子家语 免费VIP章节,那么请将孔子家语 小说章节目录加入收藏方便下次阅读,游记小说网提供孔子家语完本版阅读与孔子家语免费下载,更多精彩尽在游记小说网。 |